在全球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与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江西财经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统筹推进教育“引进来”与“走出去”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为培养能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拓展跨境交流:在“走出去”中树立世界眼光
跨境流动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学校通过持续深化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实质性合作,积极构建多类型、高层次的海外学习平台,依托全球平台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让学生在“闯世界”的过程中树立世界眼光。
学校先后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等20余所世界排名前300高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推出涵盖学位项目、学期交换、短期访学、专业实训等类型的海外交流项目百余个,形成多元化、高水平的“海外交流项目菜单”,满足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截至2025年8月,已有近500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规模同比增长14%。其中,研究生参与人数突破百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联合研究等项目中的比例较往年有所提高,学生国际交流正逐步从“广泛参与”向“深度融入”转变。
学校紧扣国家战略方向,聚焦“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区域国别研究”“数字+经济”等主题,重点打造“江财人海外研习·知行全球”项目,推动学生将海外学习与专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促进海外交流从“拓宽视野”向“赋能个人成长、服务国家战略”升级。在国家公派留学方面,学校形成“精准选拔、系统辅导、全程服务”的工作机制,为学生提供从申报指导到行前准备的全方位支持。截止2025年8月,共有49名同学成功获批国家公派留学资格,其中国家留基委“项目制”项目申报录取率达100%,年度公派留学资格录取人数再创新高,持续打造国家公派留学“江财样板”。
随着学校国际化培养体系的持续完善,毕业生海外升学呈现“规模稳步增长、录取质量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近年来,累计超过3000名江财学子进入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高水平大学深造,录取院校涵盖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高校。2025届毕业生中,共有500余名学生赴海外深造,其中80%的学生凭借扎实的学术基础与优秀的综合素质,成功获得美国常春藤联盟高校、英国G5名校、欧洲顶尖商学院等世界前100海外名校的录取。此外,10名学生入选国家公派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项目,实现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学校已逐步形成“海外交流—能力提升—优质升学”的良性循环机制,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不断取得新成效。
丰富在地国际化:在“引进来”中培育国际视野
学校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竞争的人才为目标,将“在地国际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流程,依托品牌化、常态化、专业化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在校内接触国际前沿、提升全球胜任力,实现“不出国门”也能“拥抱世界”。
学校年均举办“全球友好交流周”“江财学长说”“平安留学行前教育会”等全球胜任力活动超60场,覆盖学生超6000人次。邀请海外名校教授、海归教师举办专题讲座与互动研讨,围绕前沿议题展开交流,并邀请赴海外升学或国际组织任职的优秀学生分享经验,构建朋辈互助的成长桥梁,有效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与信息渠道。为提升海外升学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学校构建“线上+线下”双轨服务模式:线上及时发布项目政策解读与高校申请资讯,线下组织海外院校专场宣讲,邀请海外合作院校项目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帮助学生明确方向、优化申请策略,从而提升海外升学成功率。学校注重校园国际化氛围营造,持续开展“DiscoverJiangxi”国际夏令营、国际文化节等项目,累计吸引30余个国家100多所院校的学生来校交流,校内学生累计参与人数逾万人次。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氛围,也使学生在跨文化互动中增强适应能力、沟通能力与全球意识,为未来参与国际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未来,江西财经大学将继续紧扣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与全球人才培养需求,进一步拓展与世界一流高校的深度合作,持续优化“跨境交流”与“在地国际化”双向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覆盖全过程的全球胜任力发展体系,打造具有江财特色的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高地。
(图文/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谢乐瑶 编辑/范志宇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