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融汇全球,双向赋能:江西财经大学以高水平国际合作网络助力国际化师资建设

​​​​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高等教育的今天,师资国际化不仅是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更是服务国家战略、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支撑。江西财经大学紧紧围绕“教育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以全球合作网络为桥梁,加大海外引才力度和教师海外研修选派规模,持续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深度融合,为教学革新、科研突破与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

全球合作网络:服务国家战略,链接全球一流资源

  构建全球合作网络,是大学拓展发展空间、整合国际优质资源、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战略基石。我校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为出发点,按照“扩总量、抓重点、调结构、上层次”的发展思路,围绕“巩固英美、拓展欧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优化全球网络布局”的发展策略,坚持“学校主导、学院主体、教授引领”的工作方针,构建了多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国际合作网络。目前,已与5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校建立稳固合作关系,其中28所位居世界QS300强,覆盖北美、欧洲、亚洲及大洋洲等重点区域。学校先后加入国际商学院联盟、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联合国学术影响力组织、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亚太旅游协会和北美案例协会等16个国际组织,并成功设立4个海外教学点,形成“以点带面、全球联动”的合作新态势。这一切,不仅为师生跨境流动搭建了坚实平台,拓展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国际化师资:集聚全球人才,赋能主责主业

  学校始终坚持“引育并重、全球视野”的建设理念,构建国际化教师发展与支持体系,持续扩大高水平海归人才规模,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项目、校际交流协议和专项计划,仅过去一年,学校派出50余名教师赴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开展访学研修、合作研究及工作交流。截至目前,学校已引进海归人才85名,4位外籍教师获科技部高端外专项目资助,4人获聘教育部长江讲席教授,区域国别研究院聘用首位专业外籍专家,全校国际化教师比例已提升至近35%,较“十三五”末期显著提升,他们已成为推动学校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仅承担起全校多门全英文、双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还积极牵头和参与多项重大国际科研合作计划。截至目前,全校已建成双语课程353门、全外语课(含留学生课程)254门。通过持续扩大国际化师资规模、提升高层次人才占比,我校致力于打造“教学——科研——人才”三位一体的良性发展生态,努力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奠定根基。

外国语学院冷玉芳,国家留基委2023年青年骨干研修项目,赴英国剑桥大学访学


工商管理学院张守刚,国家留基委2023年国际组织师资项目,赴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访学


外国语学院余欢,获得2019国家留基委“与圣彼得堡大学互换奖学金项目”,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访学


双向赋能:深化互联互通,释放发展活力

  通过推进全球合作网络与师资国际化建设的紧密融合与良性互动,江西财经大学逐步构建起“以网络促交流、以师资促发展”的协同发展机制。这一机制不仅促进了学校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也显著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全球视野与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双向赋能效果。在这一机制的有效运作下,海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转化为本校教学与科研的实际成效,而教师国际竞争力的持续增强,又进一步拓展了学校的国际合作空间与层次。这种双向互动、互为支撑的模式,为江西财经大学扎实推进“三大转型”战略提供了支撑和动力。未来,学校还将持续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依托海外校友会等机构,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布局建设3-5个海外人才工作站,大力支持优秀中青年教师在国际组织、国外高校或学术机构、期刊上任职兼职,每年不少于10人次;每年选派20名左右优秀骨干教师赴全球排名前300的院校研修访学或开展科研合作,提升教师国际化能力素养。此外,学校还将通过开展国际化培训、组织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提升教师国际化能力素养,鼓励教师出国(境)交流,为学校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面向新时代,江西财经大学将坚定不移地秉持开放办学理念,深入推进协同创新机制,持续优化以“引育用留”为核心的国际化师资体系建设。通过强化全球合作资源的整合力度,推动高水平国际合作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发展需求深度融合、有机衔接,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图文/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桓昊婷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