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日8日—9日,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国土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年会暨第五届国土经济青年50人论坛在江西南昌成功举办。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今日国土杂志社社长柳忠勤研究员,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研究员,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土地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董祚继研究员,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一级巡视员刘军萍,中国国土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谭荣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谢花林教授,中国国土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和秘书处等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余位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
图1会议合影
论坛开幕式由谭荣教授主持,谢花林副校长、柳忠勤理事长和刘军萍副理事长分别致辞。
图2谭荣主任主持开幕式
谢花林致辞中对与会嘉宾的热烈欢迎,对第五届国土经济“青年50人”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期望中国国土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将更好、更快地发展壮大。作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的高等财经学府,江西财经大学有责任培养兼具经济分析能力与自然资源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国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研究和实践,为推动国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图3谢花林副校长致辞
柳忠勤在致辞中强调,青年人才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青年工作委员会在中国科协项目支持下,积极开展“百人同行”研修计划、构建“老中青”交流机制、搭建线上线下双平台等举措,显著提升了青年学者的凝聚力与学术影响力。他表示,学会将持续完善青年人才选拔、学术支持、成果展示等机制,引导青年学者聚焦基础性与战略性问题,注重政策实践回应,提升研究的解释力与影响力。同时,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协同的研究网络,汇聚高水平人才与高质量成果,为国土经济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深化注入持久动力。
图4柳忠勤书记致辞
刘军萍在致辞中指出,自2021年成立以来,青年工作委员会从无到有、稳步发展,构建了覆盖全国的青年学术网络,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多位成员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低碳发展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她向青年学者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扎根实践,把学术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二是勇于创新,以跨学科思维破解国土空间治理与低碳发展的难题;三是厚植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她表示,学会将持续为青年学者搭建高水平平台,推动跨领域交流与成果转化,助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图5刘军萍副理事长致辞
此次会议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资源管理创新”为主题,包括一个特邀报告和三个主旨报告环节。特邀报告环节由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仲芳教授主持。
图6张仲芳教授主持特邀报告
肖金成研究员作题为“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的特邀报告。报告强调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和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格局的要求,提出了建设都市圈、形成城市群、规划经济区、打造发展轴、培育增长极的国土空间体系构建设想,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优化空间结构、增强竞争优势,实现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发展。
图7肖金成研究员作特邀报告
董祚继研究员作题为“国土开发治理的若干前沿科技问题”的特邀报告。报告聚焦国土开发治理的低空空域规划、盐碱地综合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矿山智能化开采和区域协同发展五大前沿科技问题,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生态安全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前沿科技支撑与创新思路。
图8董祚继研究员作特邀报告
谭荣教授作题为“新时期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特邀报告。报告从央地关系、地方激励与监督监管三个核心方面展开,建议在公有制框架下,通过明确央地分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完善激励与监督体系,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的高效与公平配置。
图9谭荣教授作特邀报告
谢花林教授作题为“生态安全下自然资源价值提升新模式与路径”的特邀报告。报告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应将自然资源管理从单一物质利用提升至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和人类长远利益层面。报告构建了“政策—技术—市场—社会”分析框架,强调制度供给、技术创新、市场交易和社会需求的协同作用。
图10谢花林教授作特邀报告
主旨报告第一环节的主题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治理”,由江西财经大学发展合作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李洪义教授主持。
图11李洪义教授主持第一环节主旨报告
青工委副主任委员、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曾晨教授作题为“城镇化转型的理论和实践”的报告。青工委副主任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效顺教授作题为“城市绿色低碳协同发展与国土空间治理研究”的报告。青工委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裕瑞研究员作题为“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区域格局与提升路径”的报告。
图12曾晨教授、李效顺教授、李裕瑞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第二环节的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发展”,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朱新华教授主持。
图13朱新华教授主持第二环节主旨报告
青工委副主任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吴康教授作题为“美丽中国建设赋能收缩城市的绿色生态转型”的报告。副主任委员、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姜朋辉教授作题为“城市工业园区土地污染健康风险检测与综合修复路径研究”的报告。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谷晓坤研究员作题为“科创街区的中国图景与上海经验”的报告。青工委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祚教授作题为“数智时代人机协同的复杂空间决策”的报告。青工委委员、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李玲研究员作题为“基于手机信令的城市更新社会空间影响评估:以深圳为例”的报告。青工委副秘书长、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夏楚瑜教授作题为“城市更新循环经济治理:以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破解改造资金困境”的报告。
图14吴康教授、姜朋辉教授、谷晓坤研究员、张祚教授、李玲研究员、夏楚瑜教授作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第三环节的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地理科学与国土资源系主任焦利民教授主持。
图15焦利民教授主持第三环节主旨报告
青工委委员、沈阳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赵小汎教授作题为“完善耕地‘占补平衡’与‘进出平衡’政策的新思考”的报告。青工委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罗文斌教授作题为“乡村疗愈景观与游客生命质量的关系”的报告。青工委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蚌蚌教授作题为“EPC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及其绩效研究”的报告。青工委委员、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费罗成副教授作题为“从意愿到行为:农户农地流转的决策过程研究”的报告。青工委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韩文静博士作题为“包容性理论视角下乡村空间数智治理的价值导向与实践路径”的报告。
图16赵小汎教授、罗文斌教授、张蚌蚌教授、费罗成副教授、韩文静博士作主旨报告
论坛结束后,中国国土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召开了闭门会议,由谭荣教授主持,系统总结了2024年青工委工作成效,重点讨论了2025年工作部署和机制建设等事宜。
在8月8日晚举行的“传帮带”座谈会上,肖金成研究员以“回顾历史向未来”为题作精彩报告,勉励青年学者坚守初心、开拓进取。中国国土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与江西财经大学师生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分享成长经验与学术体会。
图178月8日晚肖金成研究员作“回顾历史向未来”的专题报告
此次年会的成功举办,为青年学者搭建了高水平、广视野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国土经济学领域青年人才的成长和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注入了新动能。
(图文/公共管理学院 编辑/邹奕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