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广昌县曾是革命苏区的全红县、中央苏区的“北大门”,也是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在这里,红军打响了著名的广昌保卫战,进行了激烈的高虎脑战役,为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的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7月24日-26日,江西财经大学“语传情怀言通未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广昌县开展为期三天的红色文化调研,感悟蕴含在广昌县的红色精神,赓续烙印在广昌大地上的红色血脉。
长征广场再出发,革命精神永传承
图实践团队参观罗家堡指挥部旧址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7月24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甘竹镇罗家村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进行红色调研,瞻仰革命先烈们用热血构筑的一座座历史丰碑,传承在历史长河中永不褪色的长征精神。
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附近还留存着红九军团罗家堡指挥部旧址,实践团队成员们参观了旧址中的军团司令部、政治部和参谋部等,望着在大厅的两侧仍保留着的多条红军标语,成员们仿佛置身于那段革命岁月。在指挥部旧址中设有一个不允许拍照的特殊房间,里面记载了在广昌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广昌籍先烈,在免于摄像机打扰的地方,当地居民与实践团队成员对先烈们进行着无声缅怀。
伟人故居忆峥嵘,红军旧址见风采
图实践团队参观沙子岭毛泽东同志故居
广昌县沙子岭不仅是毛泽东同志故居,同样也是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议旧址。7月25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了这片曾留下伟大领袖身影的红色土地。烈日炎炎下,斑驳的砖墙上树影婆娑,仿佛一面面动起来的幕布,放映着毛泽东同志与众多红军战士艰苦奋斗的旧影;陈旧的房梁上沟壑些许,似一层层荡开的时间涟漪,仍回响着昔日红军会议的声声讨论。
书院烽烟淬铁骨,薪火相传映初心
图实践团队参观雯峰书院暨红一军团前线指挥部旧址
7月25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广昌县甘竹镇龙溪村的雯峰书院,这里同样也是红一军团前线指挥部旧址。书院始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历经五百五十余年沧桑,如今以“古色底蕴”承载“红色烽火”。团队成员们在这里不仅感受到了书院的古色古香,同样也看到了书院围墙上保留下来的战斗痕迹,感叹道:这里既有书声朗朗,也有枪炮轰鸣,有学子齐家治国的理想,也有红军血战救国的淬炼,是历史文脉与革命血脉的交融,也是崇文重教与赤诚报国的时空交汇。
先烈昔日卫广昌,团队今瞻高虎脑
图实践团队参观高虎脑战役展览馆
7月26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了高虎脑战役遗址。高虎脑战役发生在1934年7月至8月,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重要战役。九十多年后,当实践团队望着战斗遗址一带仍保留着的堑壕、掩体工事遗迹及弹坑、红军标语等遗迹,战役的全过程、红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无畏精神仿佛历历在目。青山处处埋忠骨,如今烽火散去,数座丰碑屹立,高虎脑不仅是广昌人民的英雄赞歌,更是中华民族的革命印记。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这是毛主席在广昌行军时留下的豪迈诗篇,写出的是红军队伍翻山越岭、一往无前,留下的是革命精神代代传承。在新时代的今天,我国正面对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动荡危机四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需要不断用长征革命精神来武装思想、增强信念。
(图文/黎嘉龙 卢丽琼 马驭 饶震 编辑/邹奕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