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文化赣鄱行】会计学院双线实践:溯红色根脉,赋振兴新能

​​  6月28日至7月4日,“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文化赣鄱行”暑期大思政实践团队之“红账本”和“红星会”红色文化分队分赴江西省瑞金市与景德镇市开展深度实践,以“寻根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为核心,探索红色资源活化与专业力量赋能地方发展的创新路径。

瑞金行:溯红色审计之源,践乡村振兴之责

  由学院团委书记娄玮、副书记王鹏、辅导员熊世秋带队的“红账本”先锋队,以“寻根红色审计,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深入瑞金红色热土开展调研。

  溯源历史,感悟精神力量

  实践团循着红色足迹,探访叶坪景区、“一苏大”“二苏大”旧址、中央审计委员会旧址等地,通过青铜天平、泛黄账册等文物,重现1932年审计员“称重对账三次”“非战斗人员油盐定量”的严谨工作场景。成员们深刻领悟到红色审计“廉洁奉公、一丝不苟”的精神内核,认识到当代审计工作传承的使命与担当。

  村史寻根,坚定信仰初心

  在“长征第一村”丰垅村,实践团触摸革命初期的壮阔历史;华屋红军村中,7栋土坯房与66栋客家新居的对比、“17棵信念树”的烈士事迹,让成员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英勇斗志。队员们与村民围坐摘豆角,听村民讲述“门板账本”记录军粮分配的往事,在田间志愿服务中,将红色审计的“清清楚楚”精神融入乡村振兴实践。

  红色访谈,赓续精神血脉

  实践团采访红军后代杨小春老人,聆听其父杨大毛的七枚革命奖章故事,以及沙洲坝时期审计惩戒贪腐的往事。杨爷爷寄语青年:“要精进专业,锤炼严谨态度,以专业服务人民。”这份跨越时空的嘱托,激励学子以红色审计精神赋能乡村治理。

景德镇行:探非遗传承之道,谋产业创新之策

  同期,“红星会”实践队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非遗活态传承”,在景德镇展开为期七天的深度实践。

  社区调研:党建引领就业新局

  在景德镇社区服务中心,实践队与基层工作者探讨文旅勃兴下的就业生态。社区负责人指出,陶溪川文创街区等景区虽带来“造血功能”,但“旺季用工荒、淡季裁员潮”仍是痛点。实践队建议通过“党建+技能培训”整合资源,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推动流量向可持续就业转化。

  产业探访:技术革新与产学研融合

  走进水流星陶瓷研究院,实践队见证“集成+创新”的现代化生产体系:原料数字化配比、智能成型等技术,结合景德镇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实习基地,构建“技术研发-人才共育-市场转化”闭环。会计学子感慨:“这是管理会计与成本优化在传统产业升级中的实战课堂。”

  文化体验:红色陶瓷与非遗坚守

  在艺华红色陶瓷文化研究院,队员们观赏“567红色官窑”珍品,如釉下五彩“井冈山会师”瓷板、仿制“怀念邵华将军”釉下彩挂盘(曾创830万元拍卖纪录),感受红色陶瓷承载的时代精神。而在传统粉彩瓷研究院,面对“收徒难、耐不住寂寞”的传承困境,负责人提出“守住顶尖技艺门槛,以团队创作打造不可复制精品”的破局思路,引发学子对非遗品牌建设的思考。

实践凝思:财经智慧赋能,书写时代答卷

  两支实践队均表示,此次实践是“行走的思政课”——在瑞金,触摸红色审计的监督力量与乡村治理密码;在景德镇,感悟党建引领的治理逻辑与非遗传承的创新需求。“作为财经人,不仅要精研专业,更要思考如何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破解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的瓶颈。”

  千年窑火不熄,青春智慧激荡。当会计学子在红色账本中读懂革命先辈的“精打细算”,在釉上细彩的笔触间看到工匠协作的密码,一场关于传承与创新的双向奔赴已在赣鄱大地生根。正如队员笔记所写:“红色基因的赓续,终需一代代人的价值认同与躬身力行;而财经智慧,正为这份传承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