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2025年暑期领导干部培训班圆满闭幕

  7月16日上午,2025年暑期领导干部培训班圆满闭幕。本次培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的一体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提升“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校长邓辉,副校长袁红林、李春根、谢花林、方玉明出席,邓辉作总结讲话。党政管理、教辅、科研、附属机构主要负责人以及挂靠单位负责人,教学机构党政负责人以及挂靠单位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国际化的副院长,海外教育学院、出国留学预备学院副处级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科级及以上干部,各学院、科研机构分管科研的副院长,挂靠学院的实体科研机构、学科创新团队负责人,科研处副科级及以上干部参加培训。

  邓辉强调,干部队伍要增强谋划全局的视野,要有善做善成的能力,要有抓铁有痕的作风。面对高等教育深刻变革的时代浪潮,全体干部需着力强化“三个增强”:一是增强危机感和忧患意识,要清醒认识我校作为地方高校、行业大学与一流高校在办学实力、人才平台、科研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以对标先进的自觉激发奋进动力;二是增强使命感和改革能力,主动践行“有组织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国际合作”,将工作重心前移至规划设计、资源整合与保障支撑环节,深化“院办校”改革,通过财务绩效改革等举措赋予学院更大自主权,让院系真正成为发展主体;三是增强紧迫感和执行力,聚焦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与行业科技创新方向,在服务区域发展中找准定位,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突破。

  就下一步工作,邓辉提出明确要求:要锚定年度重点任务清单,逐项梳理进度,确保八月底取得实质性进展,以“说到做到”的执行力兑现目标;要优化暑期工作机制,通过任务清单化管理、绩效差异化激励,提升师生参与度,让暑期成为师生共创发展的火热实践;要立足“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自下而上梳理重大改革举措,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思路,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全体干部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学习收获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鼓舞干劲形成新质战斗力、聚精会神搞创新、一心一意促转型,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上海大学国际合作处处长崔巍围绕“有组织的高水平国际合作实践”这一主题,从“国际化战略保障”“上海大学实践探索”“大外事工作格局”三个部分,详细地介绍了上海大学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成绩,授课内容丰富、系统全面,让大家对什么是有组织的高水平国际化办学有了一个鲜活的认识和理解,也为我校推进更高水平的国际化办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施路径。

  袁红林在主持讲座时指出,在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学校正通过抢抓国际化办学机遇,赋能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国际化办学已成为学校突破发展瓶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各单位要结合本次培训班培训内容,认真思考本单位的国际化工作如何更好地体现有组织的要求,切实将国际化办学理念融入各自的工作中,将抢抓国际化机遇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

  此次培训班聚焦“有组织”这一战略核心,围绕自主人才培养(含研究生培养)、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凝聚改革共识、锻造攻坚能力,为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流数字财经大学、服务江西标杆大学的“三大转型”目标注入强劲动能。培训中围绕核心战略与重点工作展开的多角度分析,引发了与会人员的深入思考,大家结合工作实际分享了学习感悟。

  研究生院院长罗世华表示,朱继宏院长的报告总结了工程类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经验,树立了标杆、提升了认知,为财经类高校研究生分类培养提供了借鉴。如加大实践课程比重,规定财经专硕在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要有一定时长实践环节;强调课程的复合性与创新性,为财经专硕增设金融科技、智能财务等跨学科课程,为财经学硕强化数理金融、计量经济学等基础理论课程;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式,让培养更贴合行业发展趋势。

  科研处副处长刘喜平表示,在刚刚结束的学校首届科技创新大会中,学校发出了全面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号角,并对补齐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短板作出了工作规划和部署。本次开展的《有组织科研》专题培训十分及时,专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团队组织、需求挖掘及项目提前谋划等内容,是对科技创新 “两头向外,刀刃向内”的生动注解。下一步,我们要将培训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把学校科技创新大会制定的蓝图落到实处。

  发展合作与学科建设处副科长王壬谈到,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李宇阳博士的讲座中,科技园以“双向奔赴”为理念,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圈”,深化“三区联动”,建立全链条生态体系,为科技成果跨越“死亡之谷”开辟了通途。培训带来的启示主要有两点:一是唯有破解成果转化不力、产学研脱节等问题,激活成果转化效能,才能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二是唯有高校智力资源、企业市场嗅觉、政府政策推力形成共振,才能高效培育新质生产力,驱动高校社会服务工作向高质量发展跃迁。(文/鲍道斌    图/刘建芳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