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2025年暑期领导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我校举行。校长邓辉,副校长阙善栋、袁红林、李春根、谢花林出席开班仪式,邓辉作讲话,阙善栋主持开班仪式。党政管理、教辅、科研、附属机构主要负责人以及挂靠单位负责人,教学机构党政负责人以及挂靠单位负责人,本科生培养单位党委副书记、分管人才培养的副院长,学院各专业负责人,近两届省教学成果奖获奖团队负责人、省教学成果奖青年培育项目团队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获“国创赛”“挑战杯”国奖的指导教师及教务处副科级及以上干部参加开班仪式。
邓辉介绍了本次培训班的基本情况,此次培训为期2天,相较于以往,具有“开班较早、覆盖面广、课程聚焦、节奏紧凑”的特点。培训对象涵盖学院院长、书记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并邀请相关单位副职及骨干同志参加,体现了学校对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全面覆盖。聚焦“有组织”战略核心,培训班围绕自主人才培养(含研究生培养)、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科研创新等关键领域,组织分类专题讲座,旨在凝聚改革共识、锻造攻坚能力,为深入推进“三大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结合高等教育形势和我校工作实际,邓辉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准确把握形势任务,认识培训的重大意义。当下,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审时度势,推进“三大转型”,开启“三次创业”。学校坚持“将分类进行到底”理念,推进多项重点改革事项。而中层干部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承上启下的“枢纽层”,是战略执行者、改革设计者和推进者。本次培训,是学校党委、行政立足大局、聚焦短板、着眼未来组织的一次集体赋能,重点是帮助大家明大势、谋全局,深刻理解“有组织”战略的核心要义,进而提升运用系统性思维破解难题、引领发展的能力。
二是聚焦关键能力提升,明确培训核心任务要求。本次培训的核心任务是解决干部队伍能力与转型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重点提升三种关键能力:“有组织”推动工作的攻坚力;洞察趋势、把握规律的洞察力;担当作为、甘于奉献的奉献力。邓辉进一步要求大家在培训时,要端正态度,全心投入;要深入思考,学深悟透;要加强交流,共同提高。
三是坚持学以致用,推动改革实践落地见效。本次培训既是提升能力的“加油站”,更是谋划改革、激发动能的“策源地”。邓辉希望大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要紧密联系改革清单,谋划落实举措;要聚焦核心领域,推动生动实践;要发挥表率作用,引领改革征程。
“目标已明,征程在即。”邓辉希望大家以本次培训为契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升能力,以昂扬斗志和务实作风,共同书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阙善栋在主持开班仪式时指出,学校正处于全力冲刺“十四五”规划目标、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双一流”建设、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本次暑期领导干部培训,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科学把握发展阶段,精准研判发展形势,为进一步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而作出的重要安排。希望大家务必提高认识、强化担当、认真落实,认真聆听专家讲座,以归零心态投入学习,像海绵吸水般学习借鉴兄弟高校的先进经验做法。
开班仪式结束后,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本科生院院长林伟教授围绕“有组织的自主人才培养”作报告,他系统阐释了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与落地路径:以“干细胞式”人才为核心,构建“一体两翼元动力”培养生态,通过本研课程贯通、AI大课筑基、学业评价革新等举措,打破学科壁垒,激发创新潜能。其“多元融通、招培用协同”的改革逻辑,为破解拔尖人才培养瓶颈提供了复旦方案。
谢花林在主持讲座时指出,复旦的实践启示我们: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数智化重塑教育生态,以制度创新释放师生活力。希望大家以本次讲座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复旦经验,立足省情校情,共同探讨自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当天下午,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朱继宏教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扬总师育人文化”为题,总结了西北工业大学大力培养工程类研究生的生动实践:坚持“总师育人文化”引领、聚焦“专业本领、系统思维、科研实践、家国情怀”,辅以“质量保障、数智赋能、评价体系、荣誉生态”支撑,依托优势学科联动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共建生态、共搭平台、共研标准、共举人才”和“招生融合、过程融合、实践融合、评价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且成效显著的培养范式。这为我校目前着力构建具有鲜明数字财经特色和明显交叉学科优势的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提供了深刻启示。
上海环上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李宇阳博士围绕“有组织的社会服务”,以环上大科技园为例作报告,他从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科技成果转化核心举措、产业集群与创新生态、“环上大模式”特色机制以及响应城市发展战略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他对大学推动有组织社会服务助力区域创新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李春根在主持讲座时指出,朱继宏教授从小切口讲出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大问题,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立意高远地去谋划,踏踏实实地去干以及精益求精地去雕琢。环上大科技园以科技成果转化驱动产业升级、以开放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经验,为全国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上海样本”,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希望大家能将今日之所学、所感,融入未来的工作中,踊跃参与学校的各类社会服务项目,用我们的智慧与力量,书写服务社会的江财篇章。
据悉,16日上午,上海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崔巍教授将解析高水平国际化办学新路径。
(文/姜莹 图/刘建芳 编辑/鲍道斌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