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新闻中转

首页>>新闻中转>>新闻列表

欧阳静教授——做不负时代的真研究

  “我希望我的研究有人看,并且能对这个国家和社会有点作用。”这是欧阳静教授二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初心,也是她的学术情怀。

  以初心奔赴山海,用脚步丈量大地。欧阳静教授经常说,中国正经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研究者应该去把握时代的脉搏,回应这个时代最真实的问题。为此,她坚持每年排除万难挤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扎进田野,与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同吃同住,深入观察与沟通交流。在一次调研中,因饮食差异,她曾20天内体重骤减6斤;也曾在一次调研中,她忍耐着盛夏40℃的高温,蜷缩在没有空调的平房整理调研笔记。

  正是在这样的初心和坚持下,她才得以“登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和《社会学研究》(2024年第1期)发表论文。她提出的“策略主义”“政治统合制”和“简约治理”等概念也被学界认可,单篇最高被引551次,多篇论文被引400次以上,并获得诸多知名学者公开推荐。比如国际著名学者黄宗智先生专门给欧阳教授来信,称《简约治理》“是一篇了不起的文章”,夸赞她是“基层治理研究领域最优秀的学者”。

  经验与经典并行,财政学与社会学交融。欧阳静教授在坚持田野调查的同时,坚持阅读经典著作,从教以来一直义务组织读书会。正是在经验与经典的穿梭中,她具有了跨学科视野。她发表在《社会学研究》上的《财政社会学的起源、发展与启示》一文不仅对财政社会学进行了正本清源,而且基于中国经验反思了西方公共财政学。该研究在财政学界产生了良好反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的财政学师生组织学习和讨论此论文,并邀请欧阳静教授到校讲座或参会。

  真实的研究不仅能被编辑和同行看见,也能被社会看见。比如,欧阳教授的《县域体制内的“剩女”——基于中部D县的调查》一文数次登上热搜榜,在知乎平台获得百万阅读,并被中央组织部、各级妇联电话咨询。她在《环球时报》《观察者网》发表的评论文章频频突破10万+传播量,并成为“从微观现象透视体制命题”的经验研究典范。

  欧阳静教授所实践的是一种求真求实的学术路径。这一路径追求对不断变化的真实世界的认识,探寻最符合真实世界的理论概括,探寻能解决现实真实问题的可能路径。欧阳静教授认为,决定学术价值的往往不是方法和理论,而是研究者本身的价值观和研究动力。(文/科研处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