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潭头社区考察,强调“要饮水思源,绝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
潭头村牢记嘱托,获评全国扶贫交流基地等多项荣誉,是乡村振兴的典范。其深厚的红色基因底蕴与独特的乡风民俗交相辉映,使其成为广大青少年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绝佳场所。
于都硒·希望路
7月2日上午,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都’显风华,公管致‘兴’”实践队与带队老师汪永航共同前往富硒小镇,参观于都硒博馆,真切领略到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图景。
走进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一探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毗邻的硒博馆内富硒蔬菜、富硒大米、富硒脐橙等产品琳琅满目,富硒产业正成为于都发展致富希望产业。
走红迹·传薪火
实践队下午前往潭头村,重走总书记的访问之路,聆听革命历史故事,感受红色基因文化熏陶。走在村里的小路,切实感受着乡村振兴下,潭头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梓山镇团委副书记李新龙深入讲述祖训祠堂故事,这里既是红色文化传承地,也是民主协商的实践场所。从文人周敦颐到开国少将曾雍雅,潭头村的红色基因与优良家风代代相传,培育了无数优秀共产党人。
随后我们走进孙观发老人家中,与孙观发老人促膝畅谈,听他回忆入党入伍经历,并重温总书记殷切关怀。最后孙观发老人深情嘱托“新一代青年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烂之花”。
防溺水·传青课
在活动接近尾声时,实践队给孩子们宣传防溺水知识,以玩唱歌游戏的特色方式切入,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同时带动了现场气氛。主讲人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将防溺水知识化作生动案例,孩子们全神贯注、积极响应。
此次潭头村之行,实践队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更坚定了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带着这份感悟与决心,公管学子将以专业所学投身乡村建设,续写更多“希望田野”上的青春华章。(图/公共管理学院 曾曦 干非菲 许庆豪 文/公共管理学院 米孟卓 许庆豪 编辑/范志宇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