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师生校友风采

首页>>师生校友风采>>新闻列表

【榜样力量】先进基层党组织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

   ​【编者按】在庆祝建党104周年之际,我校推选出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现新闻网推出【榜样力量】栏目,将先进事迹选登,营造学习身边典型的浓厚氛围。

  一、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基本情况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是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学院党委由5名委员组成,设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1名、组织委员1名、宣传委员1名、纪检委员1名。下设教工党支部3个,学生党支部4个(本科生党支部1个,研究生党支部3个)。全院共有党员124名,其中教工党员32名,占教职工总数的65%;学生党员92名,占学生总数的12.8%。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始终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将党的政治建设置于首要位置,作为引领学院发展的核心力量。学院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创新推行“党建+”工作模式,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实现了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近年来,学院党委团结带领全院师生,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先后荣获“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入选“江西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单位”;教工第一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获得江西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立项。这些荣誉的取得,充分彰显了学院党委的政治引领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二、主要事迹与成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党建示范成效显著

  1.深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基础

  学院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建立健全理论学习长效机制。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均开展专题学习12次以上,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创新学习形式,建立“领导领学+专家导学+支部研学+个人自学”的四维学习体系,确保理论学习入脑入心。针对青年教师,学院党委专门成立“青年理论学习组”,建立“学习周”制度,实行“日日学、周周议”的学习机制。

  2.打造红色育人品牌,传承红色基因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实践育人,充分利用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资源,打造特色红色育人品牌。2023年和2024年暑期,连续两年组织“红色筑梦”实践团队赴延安开展红色研学与产业调研活动。实践团队通过参观革命旧址、访谈老红军后代、调研当地产业发展等方式,深入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

  实践成果丰硕:学院现拥有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2023年和2024年学生团队奔赴延安开展红色研学与产业调研,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优秀实践团队”。

  3.党建示范创建成效显著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示范创建工作,以“对标争先”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学院党委荣获“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教工第一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学院党委入选江西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单位,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获得江西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立项。

  这些荣誉的取得,不仅是对学院党建工作的肯定,更为全院师生树立了标杆。学院党委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学习样板、争当先进”活动,组织各党支部互学互鉴,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夯实组织基础,建强人才队伍,推动事业跨越发展

  1.人才培育成效突出

  学院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通过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搭建事业发展平台等措施,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近年来人才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学院培育了国家级人才2人,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才1人,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1人,3位老师获评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人才称号;江西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青苗人才1人,省“双千计划”人才3人,省杰青4人,省高层次和急需紧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1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

  2.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推动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学科入选全球ESI前1%学科,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西省重点学科、江西省普通高校五星级本科专业点。学院拥有财经大数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全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及多媒体智能处理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3.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学院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教学科研,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学院1个教学团队获批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4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课程入选首批江西省一流课程;获评国家级规划教材1次,获评江西省规划教材2次;获评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4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得省级规划教材省级一等奖1项;4门课程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科研方面:学院教师获批国家自科基金立项57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6项,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奖等省级以上奖励13项。

  (三)创新“党建+”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1.科技攻关彰显担当

  学院党委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建党员科研攻坚团队,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院与赣江新区合作,以财经大数据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主体,共同建立生成式人工智能测评中心;围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江西省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项目、空地一体化低空开放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展开研发。

  2.实践育人成效显著

  学院党委深入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创新实践育人模式,获批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构建了“课程实践科研训练竞赛锻炼企业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

  近三年,学生团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08项、省级奖项324余项。

  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提升,进入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的毕业生比例逐年增加。

  三、结语

  展望未来,学院党委将继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以更高的站位谋划发展,以更实的举措推动工作,以更优的作风服务师生。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二是强化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三是推进“党建+”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五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江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