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国际在线、中新网、中国网、央广网、大江网、江西教育电视台、江西新闻客户端等多家主流媒体对我校召开的第七届人才论坛进行了详细报道。
报道指出,近日,学校第七届“了解江西、走进江财”人才论坛在昌举行。校党委书记刘耀彬致欢迎词,他向与会专家及青年才俊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从校友文化、国际合作、国际伙伴等方面着重介绍了学校的优势特色,从学校排名、学科发展、三次创业等角度阐释了学校声誉。校长邓辉详细宣介了学校百年积淀、雄厚实力与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向全国英才发出诚挚邀请,并以“三问三答”勾勒江财优势。
据介绍,学校百年办学薪火相传,培养30余万英才,学科布局覆盖经、管、法、工等7大学科门类,拥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初步形成“1/3财经学科、1/3社会学科、1/3信息学科”的学科发展格局)。学校以“实举措、活机制、优环境”为核心,构建三级支持体系。省级政策强力赋能,南昌市“人才十条”加码落地,江财定制化引才方案。学校推出“121”人才引育行动,计划引进博士(含师资博士后)100人,引育省D类以上人才20人,柔性引进战略科学家10人。针对高端领军人才学校打破常规程序,按照量身定制的原则引进,具体薪酬一人一议,不设上限。拔尖一类、二类博士提供20万元至82万元不等的人才引进综合待遇,业绩优秀的青年才俊可实行年薪制,年薪范围30万元至50万元。此外,学校同步落实江西省“引培生”政策(12万元专项奖励补助+10万元项目资助),学校为博士引进人才提供江西省事业单位备案制编制,并协助人才申领南昌市生活补贴。
学校制定实施“敏毅学者”支持计划、专家举荐职称晋升办法和内聘教授、副教授评聘办法,持续推进“百人会战”与“四个一批”人才战略,实现“特聘一批高端学者、引进一批优秀青年博士、招收一批师资博士后、储备一批名校博士生”的引才目标。
推行教师岗位动态管理的分类发展机制,设立研究型岗位降低教学考核权重,鼓励科研深耕;实施薪酬改革,提高高质量成果奖励,破除平均主义,实现“优绩优酬”;推进平台赋能,旨在推动经管、人文、理工学科交叉融合,匹配“一流学科攻坚计划”资源。
建立“党建+服务”保障体系,提供人才公寓“拎包入住”、子女入学入托“一条龙”服务,通过校领导午餐会直通诉求,并由人才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具体通过新入职教师培训、出国(境)访学、科研项目支持、职场导师配备等方式助推人才成长。
会上,学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代表刘德喜,学校高层次人才代表金亮,学校青年人才代表唐盛芳,论坛参会人才代表刘家祥分别作主题报告。(文/王艳丽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
相关链接:
人民日报客户端: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9379177-500006321023
国际在线:
https://jx.cri.cn/2025-06-17/d521e6bd-930f-352f-4594-defe833a6cba.html
中新网:
http://www.jx.chinanews.com.cn/news/2025/0616/115487.html
中国网:
http://edu.china.com.cn/2025-06/13/content_117925979.shtml
央广网:
https://jx.cnr.cn/fz/20250619/t20250619_527219187.shtml
江西教育电视台:
https://mp.weixin.qq.com/s/oTsUAFN6xQh9S_KXXeH4dg
大江网:
https://edu.jxnews.com.cn/system/2025/06/16/020902759.shtml
江西新闻客户端:
https://tt.jxnews.com.cn/news/2738076?app=jxttn&uid=266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