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国家发展改革委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委托课题开题会在我校举行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大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委托课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金融工具及政策支撑研究》开题报告会于6月18日在金融学院举行。课题负责人校党委书记刘耀彬教授、内蒙古金融经济研究院董玉华教授带领课题团队参加了报告会。我校副校长袁红林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刘莉亚教授、南昌大学副校长平卫英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郭晔教授、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彭继增教授、江西财经大学杂志社常务副社长王展祥教授、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委托方代表徐腾达助理研究员出席开题会并进行了指导论证。江西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谌飞龙教授主持了开题论证会。

  刘耀彬强调了课题组研究的三大战略任务:一是在项目发力方向上,着力构建中国生态经济学理论框架,创新绿色金融工具体系,完善政策应用路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二是在智库建设层面,构建“历史-现实-未来”三维分析框架,通过知识图谱建构、关键问题研判与全局战略谋划,提升智库的决策服务能力;三是在人才培养维度,打造跨学科科研团队,通过项目驱动实现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与叠加效应。

  袁红林指出,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地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校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机遇期,金融学院成功承接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委托课题具有重大意义,高质量完成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委托课题是我校推动学术研究、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董玉华强调了课题研究的四个核心导向,即要把握政治性、专业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夯实一手数据基础;系统梳理绿色金融政策的学术谱系,形成全景式文献综述;强化研究的可操作性、政策适配性与创新性,实现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的有机统一。

  课题联络人、金融学院副院长(牵头行政工作)王红建教授代表课题组,就课题的总体情况向与会专家作了详尽的报告,全面而深入地展示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目标、研究技术路线预期成果与实践应用价值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课题组的研究设计和前期工作,认为课题组聚焦金融工具创新与政策支撑体系构建,设计合理、方案可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专家组长刘莉亚聚焦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路径、当前重点及未来研究提出了针对政策实施瓶颈,聚焦核心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判政策实施关键路径,提升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指导性等建议。平卫英强调须进一步夯实理论分析的学理基础,深度剖析典型国内案例注重分析多种政策工具的协同效果与作用机制。郭晔提出了系统梳理金融工具与政策的逻辑体系引入国际比较凸显中国特色、构建政策协同系统分析模型以增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价值等建议。王展祥立足绿色科技创新,主张将新发展理念嵌入制度逻辑框架,通过系统梳理金融工具应用瓶颈助力中国自主金融理论体系构建。彭继增强调了研究的学理阐释,构建跨学科创新性分析框架推动知识生产,围绕金融工具创新、政策设计、路径优化及体系完善形成闭环设计。徐腾达着重强调课题的政治属性与实践导向,要求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下凸显研究的引领性与理论性,并通过成果转化机制将学术生产力转化为绿色转型的现实推动力专家们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围绕课题研究框架的科学性、创新性的突破点及实施的可行性等核心维度展开深入细致的评议,为课题组后续研究工作的优化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建议。

  会后,刘耀彬参观了金融学院文化长廊和红色金融育人馆,并给予高度评价。

  据悉,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是经党中央批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的实体机构,围绕“国家级、权威性、开放型、有影响”的目标,致力于成为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载体、系统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智库、宣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平台、阐释传播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阵地。中心本次面向全国共发布26项委托课题,我校金融学院承接1项,体现了中心对我校在经济金融领域扎实研究基础和丰富服务国家战略实践经验的高度肯定。课题的开展有助于学校精准对接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新蓝图,提升我校科研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级,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为金融工具创新与绿色转型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助力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决策。同时,课题研究将有力推动我校应用经济学科建设,为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彰显我校在服务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中的使命担当。(文/金融学院 谭英贤 王智杰 漆佳珍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