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师生校友风采

首页>>师生校友风采>>新闻列表

【榜样力量】先进基层党组织团委党支部

   ​【编者按】在庆祝建党104周年之际,我校推选出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现新闻网推出【榜样力量】栏目,将先进事迹选登,营造学习身边典型的浓厚氛围。

  校团委党支部,党员4人,在学校党委的坚强引领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五凝人”工程建设,全力推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凝聚党员与团员青年力量,在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师生成长方面成效显著。

创新五凝工程建设,打造双轮驱动新格局

  校团委党支部始终把组织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凝聚发展“向心力”,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引领,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团结奋进的党员队伍。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形成“书记带头抓、班子分工抓、成员职责到位”的工作格局,通过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党支部以“凝人心、凝智慧、凝力量、凝资源、凝品牌”为目标,创新开展“五凝人”工程建设,通过“党建+团建”双轮驱动,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落实意识形态主责,推进团建信息体系化

  校团委党支部全体党员严把意识形态关口,强化网络风险研判,遵循学校要求,明确工作重点,紧握工作主动权,确保主体责任得到深入、细致、有效的落实。切实履行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之责,积极推进全覆盖、全周期、全流程的基础团务、第二课堂信息化建设,构建我校“智慧团建”格局,形成“校团委-院团委-团支部-团小组-团员”统筹联动机制,为思政工作插上“互联网”翅膀。“团聚江财”微信公众号,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以做强正面宣传、拓宽传播矩阵为主,发布防诈骗、心理健康辅导等相关推文,牢牢把握宣传阵地。

践行服务青年宗旨,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为密切联系青年,校团委常态化开展我为青年办实事、学生提案大赛等活动,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诉求,切实为学生提供实际帮助,不仅拉近了校团委与学生的距离,更赢得了学生的广泛信任与坚定拥护。

  在助力学生学业发展方面,党支部积极搭建“助学平台”。线上,依托班级群广泛分享考试资料,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源;线下,精心组织开展晨读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举办四六级模拟考试,帮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提升应试能力;开展考研考公分享交流会,邀请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分享经验,为学生指明备考方向,全方位助力学生学业进步。

  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党支部结合“团团微就业”平台,针对就业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精准对接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同时,扎实推进“千校万岗”大学生就业服务活动,活动覆盖学生达3000余人,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助力学生顺利就业。

落实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校训育人功能

       以“信”为出发点,开展信仰思政课,结合微团课大赛,打造30节精品微团课,在全校开展广泛学习;以“敏”为切入点,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项目品牌,开展敏学育苗班,组织将军县兴国行、团学骨干技能大赛等特色活动,累计培养团学干部1300余人;以“廉”为着力点,开展“廉正”大课堂,进一步推动廉政江财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实践;以“毅”为落脚点,开展毅坚实践营,构建以学术节、科创节为主的科研创新交流平台,创新举办第三十三届学生学术节、第十五届科创节,共开展活动106项,覆盖18000余人次,有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能力。

探索项目化运作新机制,构建全周期育人体系

  组织“春种计划”,融入新生入学教育,通过宣讲“江财文化传承、团学品牌建设、挑战杯、第二课堂”四部分内容,持续开展“江财青年说”“江财青年行”等活动,不断强化江财学子的使命荣光和责任担当,影响新生超7000人;制定“夏耕计划”,通过搭建项目化运作框架,让学生骨干在项目组当中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实施“秋收计划”,培育数十个特色项目开展专题研究,提供“论证、立项、述职、交流”四位一体的配套措施,同步推进“校友助力·梦想成真”项目、“心连心计划”,将“引进来”“送出去”“再回头”融会贯通;开展“冬进计划”,提前18个月谋划“挑战杯”工作,明确计划安排,划分遴选培育、预热宣传、院赛申报、校赛初选、打磨提升、最终选拔、定向拔尖等阶段,争创新突破、新佳绩。

筑牢思想引领主阵地,贯通大思政协同育人链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党建带团建“大格局”。一是注重体系牵引,打造项目化“强引擎”。构建“个十百千万”分层项目体系,即校级打造六大品牌、院级培育数十特色、基层建强数百支部、骨干培养数千骨干、辐射带动数万青年,形成贯通联动、梯次推进的工作网络。二是聚焦思想引领,筑牢动态研究“硬支撑”。依托校团委调研部,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动态常态化研究机制,精准把握学生关切与社会思潮,深入分析研判学生思想状况,为思政工作提供高质量理论观点和对策建议。三是狠抓制度落实,锻造组织育人“金钥匙”。严格执行“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借助“四学联动”模式深化主题教育,加强对基层团支部的组织指导;同时,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依托“爱我国防”及“微团课”大赛平台,汇聚专家学者、教师骨干及青马学员的智慧与力量,共同研发思政教育精品课程,以切实提升育人效果。

聚焦工作靶心抓重点,突破实践创新“新高度”

  校团委党支部紧密结合思想引领,利用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等时间节点,依托校训、校歌、校史等载体,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江财传统、文化积淀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江西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10余项奖项。去年暑期,校团委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共组建180支实践团,5000余名师生参与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累计形成1000余篇调研报告,被省级以上媒体报道240余次,影响覆盖近18000人,进一步发挥实践课堂的育人功能,荣获全省“优秀组织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00余项,参与人数超3万人次,总时长超14万小时,本年度报名西部计划的同学突破700人,再创新高;建立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学生科研创新平台,打造“挑战杯训练营”,常态化开展“挑战杯”工作打磨会、竞赛经验交流分享会;增设校团委“科学与技术协会”,专项化开展筹备工作。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我校学子斩获一金一铜的好成绩,“得芯应手”项目荣获金奖;在第十九届“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中,我校学子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同时,我校获得2026年第十五届江西省“挑战杯”的承办权,为我校“挑战杯”事业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