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庆祝建党104周年之际,我校推选出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现新闻网推出【榜样力量】栏目,将先进事迹选登,营造学习身边典型的浓厚氛围。
周海燕,女,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一级就业指导师,首批省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书记,全国百强社团绿派社指导教师,宏志助航计划讲师、团江西省委讲师团成员。个人先后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6篇,第一作者撰写的咨询报告获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先后获评全国思政工作论文二等奖、全省最美辅导员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5项,校级荣誉40余项,先进事迹被学习强国、中国青年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她坚守党建思政工作战线18年,始终秉持“一岗双责”理念,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躬身力行的担当、敢为人先的锐气、赤诚丹心的情怀,书写了一名高校党务工作者的时代答卷。
坚守“红色初心”,创新实干促提升
党建品牌助领航。她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育人“硬支撑”,依托学科专业特色,创立“工商红”党建品牌。聚焦“五心计划”,创设“六红”“六强”党员教育管理指标体系,切实解决党员教育管理痛点问题。凝练“微党课”“政解小讲堂”等党日活动特色做法,入选教育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优秀案例,挂职期间总结的“接访面对面,服务心连心”接访中心临时党支部工作案例得到一致好评。
样板示范展风采。作为党支部书记,我申报并成功验收了全校唯一的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她坚持将支部建设与研究生高质量培养相融合,瞄准“学术研究型”党支部建设目标,依托“一核三环四保”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党建引领‘1+N’,学科特色铸心魂”党建育人模式,助力学院获得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红色育人树标杆。她参与组织成立全省首个党建思政和红色案例库,协助做好全省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申报和验收工作;带领工商222班入选江西省2024年“红色班级”名单,是全校首个和唯一入选班级;指导撰写红色文化育人案例入选2024年全省高校红色文化实践十佳优秀案例,为全校唯一入选案例。
锚定“历久恒心”,立德树人显担当
五育并举结硕果。她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重构”,以改革之志破解育人难题。推进“五位一体”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模型、“七彩社团”发展体系等“五育并举”新思路新方法,带领学院团委团支部两次入选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两个团支部入选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获第九届母亲河奖“绿色项目”、2024年社团绿派社入选全国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网络第一批成员单位,义工协会获榜样100全国大学生优秀社团。
名师工作室重质效。她主持立项江西省首批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形成“12345”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工作模式和主题班会典型示范样板,案例入选《高校辅导员工作100问》《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理论与实务》,以第一作者撰写的调研报告获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她依托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切实提升主题班会的教育性、参与性和多样性,参与人数达两万余人次,得到江西卫视宣传报道。她不断迭代,形成辅导员主题班会育心育德能力提升模式,先后赴省内5所高校开展10余场交流讲座,助力形成主题班会共建共享的育人共同体。
共研共促共成长。她将“传帮带”融入日常工作中,致力于构建全方位辅导员成长体系。每月定期举办“辅导员工作沙龙”,围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突发事件处置、职业规划指导等专题开展案例研讨,形成《强规范、创特色——高校辅导员党团班建设素质能力提升案例集》。她坚持每周与辅导员共同走访学生宿舍,在查寝过程中传授沟通技巧与问题发现方法;积极参与学生活动,指导辅导员挖掘活动中的思政元素。近五年,工作室累计培养骨干辅导员15名,其中6人职务、职称晋升,5人获省级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奖项,成员作为主持人立项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1项,江西省人文社科3项,省级党建课题4项,校级课题40余项,发表论文18篇。
弘扬“卓越匠心”,春风化雨育桃李
多维协同育新人。她以“大思政”视野贯通“三全育人”链条,打造“地企校”协同育人生态圈,搭建产教协同育人平台,推动研究生工作站、产教协同育人班等实施落地。她主动对接企业,与中至数据、泰隆银行、顺丰、小米等8家企业共建产教协同育人平台,开设4个产教协同育人班,2个研究生工作站,形成“地方需求牵引、企业深度参与、高校精准育人”的创新模式。
多方施策促就业。她构建“1+2+3+100”稳就业工作体系,在简历制作、面试培训、心理疏导等各个环节为毕业生全力护航。作为“宏志助航计划”讲师,主讲简历制作30余次,覆盖人员超过2000人;建立就业动态数据库,“一生一档”精准帮扶;开展访企拓岗等。学院连续4年获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近四年就业率平均为88%,并作典型经验分享4次。
多措并举育新人。她牵头成立学院老师科研竞赛工作室,构建“老师+项目+实践”培育体系,精准指导学生备战“三大赛”、科研课题等,年均助力学生100余人次斩获省级以上奖项。在社会实践领域,带领学生团队深入基层,指导三下乡多支队伍入选全国“一带一路”“井冈梦•中国情”优秀团队、“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成果等。指导学生囊括了学校荣誉体系内的所有奖项,在互联网+、大挑、小挑、职业规划大赛、志愿服务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中熠熠生辉。
十八载初心如磐,十八载砥砺深耕。周海燕同志始终以赤诚之心坚守在党建育人一线,用创新实践诠释责任担当。面向未来,她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育人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创新创造,坚定迈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让党旗在育人沃土上高高飘扬!(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