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学校召开“中国宏观经济监测预测与政策评估分析”平台建设推进会,校党委书记刘耀彬、校长邓辉、“宏观经济监测预测与政策评估分析”平台建设首席顾问龚六堂出席并讲话,副校长袁红林主持会议。
刘耀彬指出,“中国宏观经济监测预测与政策评估分析”平台建设是我校迈向研究型大学的自信表现、主动服务“国之大者”的自觉表现、开放办学的自强表现。做好平台建设,必须深刻洞察中国经济运行的伟大实践,把握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之间的关系,依靠自主理论体系,创新财经人工智能方法,突出重点与主线。同时,为确保平台切实发挥作用、做出贡献,需要从改革科研评价机制、建立对外协作机制、健全内部协同调度机制、打造高端智库等方面统筹推进相关工作。
邓辉提出了“中国宏观经济监测预测与政策评估分析”平台建设的三个关键方向:一是在现有平台上做特色平台。立足学校实际,明确关键指标,挖掘差异化优势。二是在通用模型上做特色模型。在CGE、DSGE等现有研究模型基础上,创建贴合中国经济特质的分析模型。三是在全景图上做点上工作。聚焦宏观经济领域的关键节点与重点问题,以点带面,提升研究深度与精度。
龚六堂对平台建设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并期待通过平台建设,培育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宏观经济研究队伍,产出兼具学术价值与政策参考意义的高质量成果,切实为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科学、精准的智力支持,同时建议进一步加大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建设开放型平台。
袁红林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中国宏观经济监测预测与政策评估分析”平台建设是学校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平台建设顺利推进。他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要认真落实会议精神,按照职责分工,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平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会上,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要负责同志汇报了平台总体建设进展情况。经济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主要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平台各子领域经济机理的研究进展情况。与会人员围绕平台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党办校办、省部共建联络中心、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人事处、发展合作与学科建设处、科研处、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文/万萌裕 图/李军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