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午,我校第十五届科创节闭幕式暨第二期“江财菁英”硕博学术论坛在蛟桥园研究生院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校长邓辉出席闭幕式,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研究生院、科研处、创新创业学院、科技与信息化中心单位负责人及各学院领导代表,校院两级团干部代表,青年学生代表,共20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闭幕式。
邓辉向本届科创节的圆满举行表示热烈祝贺。他高度肯定了团委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做出的积极努力,指出其在组织开展学生学术科创活动中想法超前、改革创新力度大,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强调,要以“大讲堂、大交叉、大调研、大项目”为牵引,全方位提升学生学术科创水平。“大讲堂”聚焦思想引领,通过邀请各领域名家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为师生拓宽学术视野、打开认知眼界、培养创新思维,点亮思想灯塔,激发创新潜能。“大交叉”与“大调研”则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借助宏观经济研究院等高端科研平台,打破学科界限,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大调研”与“大项目”则是鼓励师生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科研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他寄语同学们以探索者姿态拥抱变革时代,以笃行者精神探索学术边界,以赤子热忱永葆生活热情,以创新为帆、笃行为桨、赤诚为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光发热。他希望新时代青年敢于创新,探索学科交叉,深耕AI赋能领域,要从传统的“读书人”成长为新时代的“读数人”。在扎实读书的基础上,学会解读数据、分析趋势,将“AI+”“数智+”“数据+”的理念融入学习与研究,以数据驱动创新,用智能引领变革。深耕专业的同时,跳出书本局限,敢于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以跨学科视角审视问题,通过广泛兴趣,突破知识架构,提升跨学科的能力,不断拓宽学术视野,创新科研思路。他勉励同学们要做自己该做的事,发出该发的光,在变革中坚守学术本真,在探索中永葆生命热诚,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校团委书记王昊详细介绍了科创节概况。他指出,本届科创节作为我校在全面开启三次创业,抢抓“三化”机遇,加快三个变革,推进三大转型的新征程中悉心筹办的一项学术活动,历时两个月,以“科学、科技、科研,创新、创业、创造”为关键词,举办70项活动,吸引8000人次参与,涵盖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上线“科创小助理”智慧平台,浏览量超5.5万人次。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及金融学院活动成果显著,展现学生创新能力。学术研究方面,第三十三届学生学术节“江财菁英”论坛成功举办,第二期即将开幕。未来,我校将推动学生学术建设,第三十四届学生学术节聚焦理论实践融合,第十六届科创节强化校企合作与跨学科融合,助力青年学子勇攀科技高峰,书写江财学术科创建设新篇章。
活动由校团委挂职副书记吕镇坤主持。教师代表、软件与物联网工程辅导员陈菲从三方面分享科研工作相关经验。一是顺势而为,向上发力,依托平台和团队建设,强化合作互补;二是发扬传统,向内“搞活”,以高质量的科研管理服务高质量的科研创新;三是上下一心,向下扎根,把所有的科研优势转化成人才培养的优势。学生代表、工商管理学院的伍英姿以个人亲身经历为例,号召同学们用智慧破解难题,用坚持跨越障碍,用合作凝聚青春动能,坚持服务社会的创新实践,探寻驱动发展的创业灵感。
颁奖环节,邓辉为挑战杯训练营教练团队的成员代表颁发聘书。研究生院院长罗世华为《江财研究生学刊》评委会成员代表颁发聘书。王昊为经济学院等10个学院颁发“最佳组织奖”。学工处副处长陶志超为“正大杯”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10个项目颁发“最具创新力项目奖”。
科创节是学校动员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有力抓手,也是助推学校共青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未来,校团委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持续激发科研探索活力,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务实的行动,为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复合型科研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推动学术研究向更高层次迈进。(文/校团委 王煦妍 曹明威 郑宛芊 图/校团委 朱真争 徐俪珊 樊慕月 编辑/范志宇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