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人事人才工作,凝聚发展共识,明确奋进方向。5月7日上午,学校召开2025年第一次人事人才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刘耀彬、校长邓辉、副校长阙善栋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教研单位院长、党委书记,分管人事人才工作的副院长、引才联络人参加会议。阙善栋主持会议。
刘耀彬围绕对人事人才工作会议的感受、对相关制度文件的综述、贯彻人事人才工作的想法,对人事人才工作做了强调要求。他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视角出发,深刻且明确地指出,人才是推动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敢于拼搏、敢于较真的精气神正在逐步形成。他强调,人事人才工作事关学校“三化”建设,事关江财文脉传承,事关学校高质量发展。只有高度重视人才,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才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与社会影响力。
针对近期学校系列人事制度改革,刘耀彬强调,要构建起国际国内系统集成体系,夯实人力资源第一的理念。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摒弃传统单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树立起大人力资源观。他指出,要通过有组织、有规划的布局,用好编制,将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等各个环节有机整合,积极构建开放办学新格局,与国内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加强合作交流,善用各种资源,倡导共享发展导向,坚持内涵式发展导向,激发人才资源活力。
就怎么看待人事人才工作,刘耀彬指出,首先要深刻认识人事人才工作的战略意义,人事人才工作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战略,推进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难度极大,全校上下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学院要支持学校,学校要指导学院。就怎么做好人事人才工作,他强调,要内心上追求灼热,行动上敢于拼搏。在工作落实层面,要做行动上的“野蛮人”,制度上的“明白人”。就怎么确保人事人才工作落地见效,他要求,要胸怀天下,放眼国内外,要压实督导机制,强化责任担当,通过项目式设计、清单化推进、系统化思维,积极营造爱才、识才、用才的良好氛围,构建起定期调度、汇报机制,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邓辉对学校当前的人事人才工作表示肯定,他全面总结了机构综合改革、编制核定改革、岗位动态管理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改革、薪酬体系改革等对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机构综合改革理顺了人事关系,编制核定改革优化了人员结构,岗位动态管理改革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职场环境,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激发了教师活力。他指出,召开此次会议,是对人事人才工作的再部署再推进,学校通过实施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措施,打出了一套改革“组合拳”,改革的目的是支撑学校“三大转型”建设,解决学校发展的主要矛盾。他强调,要树立大人力观、大人才观,要广泛链接社会资源,打破传统的人才工作局限,与企业、政府、社会组织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推进协同育人、协同科研。
邓辉强调,要大力推进师资博士后工作,吸引优秀的博士后人才加入学校师资队伍。要有集体公关的谋略,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开展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建设,做好人才培育工作。同时,加大引进外籍人才力度,优化人才结构,改善办学生态,提升国际化水平。全校教职工应该充分打开思路,不以江财谋世界,而以世界谋江财。应该“两头”在外,刀刃向内,认识到实现“三大转型”和抢抓“三化”机遇面临的危机感,实现新的突破。
邓辉指出,要以核心指标为引领,持续优化人员结构,通过机构、编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各类人员结构,为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他强调,必须从严从实,依法依规抓好人事管理,领导干部要做到守土有责,要敢于管人,不拘一格引育人才,用好人才,呵护人才成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他要求,各单位要主动寻找人才苗子,注重平台引才、项目引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帮助人才实现梦想,成就学术理想。邓辉还就当前人才引育目标作出要求。
阙善栋强调,各单位要落实好、传达好此次会议精神,对标差距,将人事人才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他逐一通报了各教研单位2025年引进人才进展情况,他要求,进展落后的单位要加快引进人才的进度,抢抓近期博士毕业的黄金时间。
会上,人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学校近期系列人事改革工作情况,部署了第七届“了解江西走进江财”人才论坛工作,传达了博士人才引进政审工作相关要求,介绍了《江西财经大学第四轮聘期各类各级岗位职责与聘期考核标准指导性意见》审议稿,针对博士人才引进工作操作流程开展了培训。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了高端人才引育工作进展情况。博士后科创中心负责人介绍了师资博士后招聘进展情况。
(文/人事处 图/李军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