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陈林荃,国际学院2006级会计学(国际会计)2班学生,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会计与金融专业硕士,华威大学金融学博士。现任英国埃克塞特大学金融学讲师和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我校计量金融学和投资组合管理与分析两门专业课授课老师。多年来,她专注于资产定价、绿色金融、卖空机制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的实证研究。作为金融学领域的活跃学者,曾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以及全球可持续金融科研联盟年会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分享她的研究成果,并担任多家SSCI金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她的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并获得了The British Academy/Leverhulme Trust等机构的项目基金资助。她致力于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推动金融学的发展,特别是在绿色金融和资产定价方面的创新与应用。
动静相济:动态探索与静水深流
陈林荃现已深耕学术科研十余年,而她的学术生涯,更像是一场动静相济的进阶之旅,既有学术探索的动态奔涌,也有理论积累的静水深流。
国际学院“教学相长、中西合璧、外引内联、高位嫁接”教育教学模式,对陈林荃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低年级全英文授课的环境,让她在语言能力上迅速提升,而外教老师们的专业指导,更拓宽了她的国际视野。学院以英语为核心的课程设置和全英文的教材体系,也为她后面研究生课程学习做好了衔接。本科时期,她主修国际会计,但国际金融课程的穿插,激发了她对金融学的兴趣。“汇率计算等金融知识,不仅有趣,更在我出国深造阶段成为了得心应手的实用工具,为我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诸多助力。”陈林荃被金融学课程的趣味性与实用性深深吸引,最终促使她毅然转向金融学硕士的学习。
在曼彻斯特读研期间,半自主的教学方式给予了她充分的自由,这不仅考验了她的自律性,也激发了她的求知欲。“我几乎将所有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却仍觉得时间不够用。”陈林荃享受专注学习的过程,她的勤奋与努力,最终换来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申博时,她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众多高校的录取通知,最终选择了华威大学,并且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内外自洽:内敛钻研与外放教学
陈林荃是一个典型的内向者(i人),具有扎实的数据分析能力,原本可以在投行偏安一隅,但她却选择了教师这一充满挑战的职业。这份选择源于责任与情怀。在授课时始终坚持线下全英文教学,为学生营造沉浸式的语言环境。在课后也随时欢迎学生与她探讨感兴趣的话题,为学生答疑解惑。
她的班主任王明华老师,对她影响深远。王老师如同一位慈父,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国际学院的培养和恩师的照拂,陈林荃铭记于心,于是她选择回到母校,反哺这片培养她的土地。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知识与温暖传递给更多的学生。
从内向者的舒适区——科研,到外向者的挑战区——教学,陈林荃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并为之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刚成为老师时,她会因为一次公开演讲而紧张得整晚睡不着觉,而如今,她已经能够在与业界大牛一对一交流时侃侃而谈。从幕后到台前的选择,内敛到外放的转变,展现了她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成长潜力。
最近,陈林荃作为欧洲校友会理事会的候选成员,参与筹备五月份江财欧洲校友会的成立。她将这份对母校的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校友们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声默交响:艺术有声与思考无声
本科时期,陈林荃担任了校艺术团副团长,二胡是她一直坚持的爱好。拉二胡时,她仿佛在与世界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她的情感与思考。这种艺术的滋养,让她在忙碌的学术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对她来说,二胡不仅是乐器,更是她与内心世界沟通的桥梁。
同时,她也热爱阅读,喜欢独自旅行,去爬山、去探索未知的风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她享受着与自己相处的时光,感受着生命的节奏。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她在学术研究中的专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相得益彰。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常常为她的学术研究带来新的灵感,而学术研究中的严谨思维,也让她在旅行中更加善于观察与思考。
“梁朝伟不开心时会坐飞机到伦敦广场喂鸽子,别人是听段子,而我是照镜子。”陈林荃笑着说,“当文献里的公式开始扭曲成荆棘时,我会突然买一张通往随机城市的车票。陌生的广场上,公园里,教堂下,在黑夜的静默与鸽群的纷杂中感受世界的广袤,聆听万物在数据与公式之外舒展筋骨的声响。”
音乐为笔,自然为墨,真正的精彩,往往在内心深处悄然绽放。
内向者大多细腻,而细腻者心向繁花。“国际学院成立不久后加入了这个大家庭,我的成长更像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切都是未知,而我希望我的这些经历,能给学弟学妹出国留学做一些参考。”陈林荃深耕杏坛,也反哺母校。她是i人,所以她更懂爱人,也更懂如何去爱这个世界……(图文/国际学院 编辑/钟远彬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