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2025年05月22日星期四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回信精神

  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充分肯定了支教队员们在边疆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寄语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回信在江西财经大学“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支教团成员还围绕“如何更好服务基层教育”“如何创新支教形式”等议题展开广泛讨论,并制定了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通过此次学习,大家更加坚定了投身基层教育事业的决心,立志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递梦想和希望,帮助更多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激励他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自2013年首批3名志愿者从赣鄱大地跨越千里抵达四川小金起,江西财经大学“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已走过十二载岁月,其间110名江财青年分赴四川小金县、贵州天柱县和新疆叶城县开展支教工作。团队先后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江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组织”“贵州省优秀研究生支教团”等荣誉。

第十二届“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团长邓鸿琪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意识到,青年一代的奋斗不能局限于个人舒适区,而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过去,我们常把“奉献”理解为“牺牲”,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却赋予了它更深的意义——奉献是成长的阶梯,是个人价值与国家需求的同频共振。正如支教团那些在川西高原、云贵腹地、西北边疆支教的成员们,我们曾为一堂课反复打磨教案,只为让留守儿童听懂知识背后的温度;我们通过手织围巾、共跳民族舞等活动,让文化交融成为课堂外的“第二教材”。我们用一年不长的时间,不仅改变了当地孩子的命运,也在“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生动实践中磨砺了意志、坚定了信念。这种双向奔赴的成长,正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模样。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支教志愿者的鼓励,更是对所有青年的召唤。它提醒我们:青春的价值,不在于选择多光鲜的赛道,而在于是否将个人理想嵌入国家发展的坐标系中。未来,我将以“路在脚下”的笃定继续前行,以奋斗之姿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第十二届“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队队长黄佐

  初到新疆时,戈壁风沙的洗礼让我经历了从陌生到适应的蜕变,教学中的挑战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教育的复杂与艰辛。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理解“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深刻内涵。在叶城四中的课堂上,孩子们从怯于提问到主动求知的转变,让我看到教育如何成为连接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发展的桥梁。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我与前辈的教育理想同频共振,也与无数扎根边疆的青年志愿者并肩前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更加坚定:志愿服务不仅是个人的成长之路,更是以青春之力守护边疆稳定、推动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未来,我将继续以“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为指引,把支教工作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兴边富民的大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强国有我”的青春答卷。

第十二届“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队成员涂西雅

  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逐渐摸索出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方法,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教育的复杂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更加明确: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民族团结的纽带、边疆稳定的基石。通过日常的教学实践,我也深刻感受到,青年志愿者的奋斗不仅是为了个人成长,更是以青春之力服务国家需求、推动乡村振兴。未来,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扎根边疆教育一线,用扎实的教学成果和真诚的服务态度,为促进民族团结、稳边固边贡献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

第十二届“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贵州分队队长但显春

  认真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心潮澎湃。回想起近一年来在黔东南州天柱县第四中学支教的时光,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力量与使命。初到苗乡侗寨时,语言差异和文化隔阂曾让我忐忑,但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坚定了我的信念。我将第二课堂化为桥梁,带领学生跳起苗族芦笙舞,在传统与现代运动中传递民族团结精神;用简易编程教具设计“侗歌旋律灯”,让科技与民族文化碰撞出火花。每一次家访,每一堂融合乡土文化的课程,都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片土地教会我,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联结与文化的守护。未来,我将继续扎根基层,以创新教学点燃乡村孩子的梦想,用青春践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让教育之光照亮苗岭深处的每一个角落。

第十二届“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贵州分队成员张可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向下扎根,青春才会更加茂盛。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面对西部需要、基层需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扛起支教服务的旗帜,把红色基因和家国情怀内化为支教奉献的前行动力,用知识和力量点燃祖国西部边陲的希望之火,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第十二届“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四川分队成员吴仕洲

  身为一名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备受感动与鼓舞,同时也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骄傲和自豪。从回信中,我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西部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视,同时自己也倍感责任重大。今后,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三尺讲台,勤奋踏实努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技能,用真心和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未来,江西财经大学“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教育一线砥砺品格、增长才干,努力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图文/研究生支教团    编辑/鲍道斌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