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部署,谋划学科高质量发展路径,高位推进学校学术战略发展及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提质增效,4月25日下午,学校召开学术战略咨询指导会暨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会。校学术顾问、应用经济学学科学术总指导,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教授受邀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建言献策。校党委书记刘耀彬,校长邓辉,副校长袁红林、李春根、谢花林参加会议。会议由邓辉主持。
吴晓求提出,学科建设的核心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其底层逻辑支撑是科学研究,因此要对学科资源进行合理协调、配置和优化,重视打造学科声誉与影响力。在“双一流”遴选与学科评估冲刺阶段,首先要强化认知,认真研究遴选标准和指标体系,充分挖掘优势和特色,讲好“学科故事”;其次要明确责任,校领导要牵头统筹协调,相关院长要带头压实主体责任,严把质量关;此外,要立足传统优势学科,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如何做好科学研究,吴晓求强调,学科带头人是推动学术团队前进的“发动机”和“火车头”,要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组建稳定的科研团队,同时学科带头人应当具备不忘初心、团队为先、甘当人梯的精神境界,才能带好科研团队,产出高质量成果。人才引进方面,各学科要明确人才需求,积极参加国际国内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发现人才,大力引进有培养潜力的青年博士,注重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刘耀彬指出,各学院在开展学科建设时要明确“学科为谁而建”“怎样建设学科”和“学科建得怎么样”三大问题。“学科为谁而建”方面,学科建设要立足于科技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社会形态变革和人类文明发展;“怎样建设学科”方面,学科要针对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服务贡献型的不同特性找准发展路径;“学科建设成效”方面,在评价上要综合考量学科在大思政、大平台、大人才、大奖项等方面的建设情况。各学院要以“路在脚下、苦在当下”的精神推动学科建设迈向新台阶。
邓辉在总结讲话时指出,值此关键节点,吴教授鼎力相助、倾囊相授对我校学科进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校应用经济学科与头部高校实力还有较大差距,学科整体向上的态势还未形成,这就需要相关学院进一步锚定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重点谋划攻坚行动计划,服务好一流人才、一流科研需求,齐心协力推动应用经济学科重振雄风。
袁红林强调,各学科要认真研究“双一流”遴选和学科评估标准,主动进行学科专业调整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凸显价值贡献和竞争力。
李春根指出,当前财税学科存在中青年师资占比低、教学强而科研弱、成果集中度过高等问题。要加快凝练学科方向,重点突出绿色财政、红色财税等特色,助力应用经济学学科进阶。
谢花林提出,学科建设不能简单拘泥于指标达成,要更加注重学科声誉打造和人才培养。各学科建设单位要持续提炼典型建设案例,突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践,彰显学科价值。
高层次人才中心、人事处、发展合作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研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主要负责人,各相关学院党政负责人,分管学科建设副院长,教授代表等参加会议并作交流讨论,与会人员结合实际谈感受、建良言、谋发展,会议在热烈气氛中圆满结束。(文/发展合作与学科建设处 图/李军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