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我校召开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本科层次)培育第四次推进会。校党委书记刘耀彬、副校长李春根出席会议。会议邀请国家教学名师、首届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正良教授作专题辅导。五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负责人及核心团队成员,教务处副处级以上干部、研究生院主要负责同志,附中相关教师,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万建香主持。
刘耀彬对李教授的倾囊相授表示感谢,并对我校教学成果奖培育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前谋划,各项重要标志性本科教学成果培育和宣传要前置;二是系统集成,教务处、研究生院与党委宣传部、各学院加强协同合作;三是落实责任,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指标有限的情况下,被立项为培育项目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各培育项目团队要扎实推进各环节培育工作。刘耀彬在听取了各项目汇报后强调,国家教学成果奖需体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理念,明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核心使命,聚焦人才培养需求。他指出了当前各项目存在的共性问题:缺乏灵魂,未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未把握住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和“小切口”;成果培育目的不清晰,未将学科专业建设最终落实到人才培养效果上。刘耀彬强调,各项目需跳出本位视角,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将科技创新与党和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不能仅局限于撰写申报材料,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
李春根强调,教务处和研究生院需加强协作与沟通,确保项目推进顺利。同时,五个培育项目团队应结合会议精神和专家意见,重新梳理工作内容,优化方案,打磨申报材料,确保逻辑清晰、创新点突出,为申报工作奠定基础,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李正良教授在听取五个项目汇报并逐一点评后,以“遵循规律凝练问题创新方法实践推广——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培育、凝练与申报”为主题作专题报告。他从成果项目与选题设计、申报关键要素、申报书填写要点以及顶层设计与规划四个主要方面,对教学成果奖申报进行了全面且深入讲解,为申报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重要的参考。
四个培育项目执行负责人依次围绕各项目申报书的框架、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以来的最新进展情况、对成果进一步凝练的困惑、下一步培育计划汇报了各项目情况。(文/教务处 吴晟哲 图/刘建芳 编辑/鲍道斌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