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我校首届“青春有我,为梦发声”主持人大赛决赛在蛟桥园校区大礼堂顺利举行。校团委副书记阳铃,江西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主持人晏斌(大嘴哥哥),设计与艺术学院教师宋长龙,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外事科副科长刘欣,信息管理与数学学院团委副书记郭兆羚,统计与数据学院辅导员庄园与现场400多名学生观众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阳铃就首届主持人大赛的举行作总结讲话。她指出,主持人大赛着力考察与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表达、形体气质、临场应变、组织协调与知识储备等综合素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与提升自我的舞台。语言表达是人际沟通的桥梁,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一个人思维和情感的外化,是同学们必须练就的一项重要本领,希望大家能够以此次比赛为契机,不断练就语言表达的本领。同时她也表示,未来,校团委将持续举办广大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以提升江财学子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各项活动和比赛,以提升同学们的核心竞争力,也期待同学们能够积极参赛,享受比赛,在比赛中收获成长。
主持人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轮比赛。3月1日至3月6日,由各学院开展初赛,按相应的名额指标共计推选出26名选手进入复赛。3月15日由校团委举行复赛,复赛设有三大关卡,选手需在60秒内进行自我介绍;在“我是演说家”的赛程设置与严苛命题下,完成180秒原创演讲;同时设定多维情景考题,在90秒内完成即兴评述。历经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与考验,来自全校19个学院的16名同学从近150位报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阶段。3月16日,校团委为进入决赛的选手进行集中赛前培训,为选手能有更饱满的状态和更充分的准备迎接决赛保驾护航。4月2日的决赛分为单人赛与双人赛两个环节。单人赛环节选手需在90秒内,对随机抽取到的节目类型进行即兴主持;双人赛环节则聚焦团队协作与想法创意的融合,参赛团队需在6分钟内搭档完成一台完整节目的策划。
参赛选手们用丰富的知识储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卓越的语言组织能力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上的双重盛宴。从新闻资讯到文化美食、生活热点,选手们风格各异,在逻辑缜密的语言交锋中实现内容深度与创作能力的双重突破,于情感充沛的叙述演绎里将“小我”融入“大我”,提供时代青年方案。
评委们对选手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从专业视角对其进行全方位剖析,在充分肯定其语言表达能力与创意构思能力,同时对参赛选手的共性通病提出建设性意见,鼓励选手以更细腻的情感洞察时事热点,以更强的语言掌控力把握节目走向,在日后的练习中不断淬炼自身能力与专业素养。
经过多轮激烈角逐,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的李美华凭借过硬的主持能力,荣获首届主持人大赛一等奖;来自信息管理与数学学院的朱淑敏、法学院的杨浩然获二等奖,来自公共管理学院的杜牧雪、工商管理学院的邓婷婷与财政税务学院的陈家乐摘得三等奖。
赛后,作为本次大赛的工作人员,校团委艺术团主持队郭柔含分享道,此次大赛自初赛以来便获得同学们的热切关注,报名人数远超预期,各学院同学参赛热情高涨,希望未来这样精彩有趣的活动能多多举办。来自财政税务学院的选手陈佳乐则表示收获颇丰,此次大赛让他看到自己与更优秀选手之间的差距,也让他对主持人所应有的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有了更深的感悟,他将持续以做好“中国故事的讲述者”要求自己,不断提升作为青年学子的核心竞争力。
话筒传递思想,舞台见证成长。此次主持人大赛极大地丰富了我校学生的在校课余生活,为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赛为热爱主持的同学们搭建起展示自我、锤炼自我的优质舞台,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江财学子加入挑战自我的行列之中,持续以“信敏廉毅”精神为指引,传递时代最强音。(文/郑宛芊 王煦妍 胡中方 图/康嘉辉 付佳俊 孔宁文 杜林垚 审核/姜莹 赵旻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