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校党委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3次学习(扩大)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并聚焦学校“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重点任务进行学习研讨。会议邀请了江西师范大学胡海青教授作专题讲解。校党委书记刘耀彬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校领导、校党委常委出席会议。
刘耀彬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教育强国建设使命在肩,江财“三次创业”正当其时。全校上下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锚定“三大转型”,以百舸争流、再立竿头、争创一流的勇气和毅力,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江财答卷,为教育强国和教育强省建设贡献江财力量。他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江财使命,抓住“十五五”事业发展的黄金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出具有“信敏廉毅”特质的时代新人;要聚焦“三大转型”,用系统思维谋划高质量发展路径,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主动服务国家与区域战略需求,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强化责任担当,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只争朝夕的劲头,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日渐落地。他强调,要以班子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抓作风和能力建设,发挥好“关键少数”作用;要健全责任机制,紧盯“三个清单”,抓好过程管理;要以上率下,通过“学”“督”“谈”“改”,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邓辉对学校改革发展工作提出“三个必须”的要求。一是必须牢牢把握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的重大战略机遇。未来十年是江财事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全校上下要树立抢抓机遇的强烈意识,积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来推动发展。要以日进一尺的担当,敢为人先的勇气,更加主动、更加具体、更加坚韧,义无反顾推动各项改革落地见效。二是必须牢固树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再立新功。要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目标,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为战略导向,主动作为,整合资源,解决短板问题。三是必须坚决打赢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攻坚战,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这是我们这代江财人最大的梦想,也是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奋斗目标。以“高水平、有特色、真管用”为原则,背水一战,放手一搏,深化改革创新,注重创新需求端和供给端,坚持“两头在外、刀刃向内”,通过资源整合、靠大联强和自我革命为学校改革赢得发展空间和提供发展动能。
李春根在点评发言时指出,必须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前沿,以“解决重大关键问题”为导向,集中资源攻坚重大科研项目。要以第三轮“双一流”建设为目标,深化有组织科研体系建设,持续发力,全力备战,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围绕遴选标准和路径进行系统性研究和部署。
谢花林在点评发言时指出,要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的科研体系建设,发挥团队作用,构建跨学科平台,推进交叉领域协同攻关,实现从单一学科作战的传统范式到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协同攻关方式的转变。坚持课题纵向提质与横向拓面并重,打好考核激励“组合拳”。
方玉明在点评发言时指出,要充分发挥财经学科特色优势,以项目为抓手深化交叉学科建设,通过更新体制机制,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增强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胡海青对《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与特点等进行了讲解。
李洪义、谌飞龙、陶春海、王红建、胡海波围绕学习主题和学校重点任务进行了交流发言。
党办校办、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处)、发展合作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研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科技与信息化中心、现代经济管理学院、附属中学主要负责人以及教学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学习。(文/徐丰 编辑/鲍道斌 图/刘建芳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