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联学研讨】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二)——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2次学习(扩大)会上的发言

​  【编者按】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创新形式开展联学研讨,邀请师生代表列席学习、建言献策,既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更激发了师生学思践悟的热情。中心组成员和师生代表一起,从理论高度与实践维度展开热烈讨论,达到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希望各基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主动创新形式载体,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团结带领干部师生在教育教学、科研攻关、社会服务中奋勇争先,为学校转型改革和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现将参会师生代表的发言内容进行摘登,希望全校师生加强理论学习,营造学理论、强信心、重实干的浓厚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的重要价值

社会与人文学院教师  龚贤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汉唐盛世的文化繁荣,再到宋明理学的兴起,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吸收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这一过程中,儒、道、释等思想流派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中华文化的核心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特征主要体现在“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方面。“和而不同”体现了中华文化包容并蓄的特质,强调多样性中的统一;“天人合一”反映了中华文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以人为本”则彰显了中华文化对人性的尊重和对人文精神的重视。这些核心特征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其在当代的创新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体现在多个具体领域。在文学艺术方面,传统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与现代创作手法相结合,产生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现代诗歌中融入古典意象,传统书法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创造出既具传统韵味又富有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在哲学思想领域,传统儒家、道家思想与现代哲学理论相互借鉴,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如新儒家学派在传统儒学基础上,吸收西方哲学思想,提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新理论。这种创新不仅丰富了传统哲学的内涵,也为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科学技术方面,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推动了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药成分和作用机制,既保留了传统医学的精髓,又提高了中医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种创新性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疏离、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失真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感和传承意识;要建立健全文化创新机制,鼓励和支持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有机结合;要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同时,吸收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此外,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确保文化创新过程中不失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及其重要价值在当代社会日益凸显。通过历史梳理和现实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具有强大的时代适应性和创新潜力。其核心特征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而创新性发展则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在文化自信、民族认同、社会治理和国际交流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未来,我们应当继续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实践,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保持文化精髓的同时,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之道,充分发挥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