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稳步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工作,2月15日,工商管理学院、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举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研究》开题论证暨中国管理思想研究专题研讨会(2025年春)。会议得到了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企业文化专业委员会和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江西省管理学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江海学刊》杂志社、《企业经济》杂志社、《清华管理评论》杂志社、《管理》杂志社、和君集团江西公司、和君小镇三度书院等单位的支持。
江西省管理学会会长、江西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吴照云教授,和君集团董事长、和君商学院院长王明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裴鸿卫教授、江西省社联社科规划办主任吴峰教授等嘉宾出席会议,南京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张钢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原院长范徵教授等受邀担任开题论证专家。
开幕式上,吴照云希望通过重大课题研究培养一大批人才、形成一系列成果,使江财在管理研究领域有焦点、在中国学科舞台上有亮点,并为世界管理学理论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王明夫在致辞中回顾了创办和君教育小镇的初心使命和心路历程,提出世界商学院中必将有一个中国学派。
吴峰代表主管部门祝贺获批重大项目,并对课题研究与项目管理工作提出坚持学术政治导向、树立学术精品意识、落实学术研究承诺等具体要求。
专家们一致同意开题通过,并从内容、方法与成果等角度提出了完善意见,强调要在研究中体现“第二个结合”、理顺子课题研究逻辑、正确运用哲学与历史等研究方法、突出研究的问题导向性、注重成果的国际化传播等,最终要为中国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做出贡献,形成中国传统管理哲学中的人类共同价值观。
专题报告环节,杨忠以“从华为的创新实践看中国式创新”为题,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对我国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华为的创新实践完善了中国式创新的理念、战略、机制等。
张钢作了“儒道互补的管理意义”主题演讲,他提出要在儒法互补中化解价值缺失、治理缺位、领导力工具化和创新陷于数字化等管理难题。
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胡海波教授代表课题组作了项目设计汇报,提出从基本原理、治身哲学、治家哲学、治国哲学、实践运用等方面系统解构中国传统管理哲学,预期成果包括出版一系列学术著作、发表一系列研究论文、发布一系列专题报告、深瞄一批代表性企业、培养一批高水平人才、形成一套可持续机制等。
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贺三宝博士、科研处处长谌飞龙教授分别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和开题论证环节,《江海学刊》副主编战炤磊研究员、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胡海胜教授主持了两场专家专题报告。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兰州大学管理学院贾旭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贾利军教授、扬州大学商学院吕力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晁罡教授,江西省和煦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伟宏、和君集团南昌公司总经理史贤德、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郭彬等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研究》是继《多卷本<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通史>》后,我校在中国管理思想研究方向上获批的第二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本次开题论证为进一步完善课题内容、统筹进度安排和加速成果孵化形成多方合力,学院将依托重大课题,以研究走深走实、育人见行见效,扎实推进中国管理学派建设。(图文/工商管理学院 姜浩天 编辑/鲍道斌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