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强心理课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打造更多精品课堂。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于9月26日下午在蛟桥园南区大学生活动中心202举行241学期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体授课教师、部分专职辅导员共计30余人到场学习。
本次备课会共分“集体备课、新任教师试讲”两个部分。集体备课环节,五名授课教师围绕不同教学主题进行课程展示。
龚晨晨老师分享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发现积极情绪和创造积极情绪中的教学设计,现场展示了“三件好事、感恩拜访、迪香式微笑”等设计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通过体验式和互动式教学,带领全体教师感受积极心理学下的“心”力量。黄蕾老师围绕“自我意识”主题展开分享,她从当下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入手,通过“自我画像”“情景演绎”等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与自我对话,探究自我概念的逐步形成。唐盛老师和张紫悦老师围绕“心理健康和大学适应”主题,结合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和现象,从科学的角度解读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调适等相关内容,分享学校在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维护上的各类资源。徐丽莉老师就本学期团体辅导中的教学创新点进行经验分享。
备课会第二个环节,新任教师李楠和李昱进行课程试讲,两位教师思路清晰,备课充分,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试讲结束后,听课教师针对试讲内容现场打分,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讨论分析,给予宝贵的教学建议。备课会上还就本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安排进行详细解读,进一步明确规范课程的考核要求、考勤记录等,确保教学过程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备课会最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唐海燕对大力支持心理课程建设的各位教师表示衷心感谢,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树立教师的课堂权威和规范意识。教师需要通过专业知识、教学经验和个人魅力来树立自己在课堂上的权威,当学生认为教师值得尊敬和信赖时,他们才更可能遵守课堂规则,积极参与学习;二是要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在教学内容中的渗透,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自身的积极力量;三是要严格做好课堂组织和纪律管理,规范教学的全流程,不要随意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带入课堂。
备教材、备思路、备方法,促认知、促体会、促成长。本次集体备课会是一次头脑风暴的思维碰撞,也是一次充电赋能的成长机会,为今后打造高质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将继续发挥专兼职心理教师以及心理辅导员的队伍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在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多方协同,持续发力,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赋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