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学院曾永明、吴琼和人文学院蒋国河三位作者合作的研究成果“信心的生产:扶贫扶志行动的社会效应研究”在《社会学研究》杂志2024年第4期发表。“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激发人民的信心和内生动力对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向前至关重要。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其成就不只是消除绝对贫困而已,其激发的农村变革和治理体系创新留下了无形的精神遗产,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因此,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值得深入总结。本文系统地检视扶贫扶志行动的社会效应,即信心的生产及其机制,尝试为学界全面深入评估精准扶贫效果,尤其是扶贫扶志行动的成效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文章研究发现,扶贫扶志行动不仅具有针对贫困群体的直接效应,还能够外溢并增进非贫困群体的信心,这一效应主要通过环境改善、群体效应和信号传递三个机制实现。研究还表明,对贫困群体来说,信心的增长还未充分转化为具体的内生发展能力。因此,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来说“扶志”与“扶智”仍是基础。在此之上,基于内生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才能进一步形成和巩固。
据悉,《社会学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年均发文量仅60篇左右,是人文社科类顶级期刊,也是我校认定的国内权威A类期刊,在人文社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文/徐双明 审核/姜莹 赵旻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