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7月20日,江西财经大学“陶韵匠心,不虚瓷行”实践团前往紫晶红馆深入学习挖掘红色历史书刊,感悟中国革命精神。紫晶红馆是一个专门用于红色收藏和研讨的专业展馆,在景德镇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红色书刊收藏家吴农科的指领下,实践团成员进一步体悟到红色收藏、红色文化在当代青年精神素养与政治素养提升中的重要性、必要性。
红藏万千,永葆底色
步入紫晶红馆,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铺满红色书刊的玻璃展柜。吴农科身穿新四军服装,为实践团成员详细讲解展柜中的红色藏品。他以时间为线索,从晚清、民国建党初期、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几大脉络展开介绍。从“星星之火”的萤烛末光、到“中流砥柱”的行稳致远,从“走向胜利”的万里躞蹀,到“当家作主”的欣欣向荣,数以万计的红色书刊冉冉构筑起筚路蓝缕的百年缩影。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其中陈列的各种老旧报纸书刊将实践团成员带回风雨如磐、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泛黄纸张上,朴实文字与红色精神永不褪色。红色江山代代相传,红色收藏从未止步。吴农科着重强调《新青年》杂志原件的历史价值,并特别指出其在唤醒国民、救国图存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红歌嘹亮,精神绵亘
革命战争时期创作的经典红色歌曲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时期传唱不息,红色歌曲鲜活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奋斗历程。悠扬旋律飘荡着历史的更替,经典红歌谛听着时代的变迁。吴农科与实践团一同合唱《映山红》《我和我的祖国》等爱国歌曲,依字行腔,以腔传情,声音慷慨激昂,紫晶红馆中、朝气青年间,充斥弥漫着爱国情、报国志。
学思践行,薪火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参访结束后,实践团成员自发帮助吴农科整理文物书刊、打扫场馆,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社会、传承红色精神的责任担当,在劳动中深刻学习历史记忆,感受历史沧桑,形成历史自信,体会历史荣光,坚定历史自信。
面向新征程,江西财经大学“陶韵匠心,不虚瓷行”实践团将用好紫晶红馆这座“红色宝库”,发掘瓷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精神血脉,讲好瓷都红色故事。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宝贵经验,在鉴往知来中奋楫笃行,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图文/夏斌皓 沈沁圆 编辑/刘紫芬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