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提升青少年心理韧性,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中央宣传部文明培育局、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共同开展2024年“圆梦工程”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项目大学生暑期心理健康社会实践活动。
江西财经大学暑期心理健康实践团作为“圆梦工程”全国入选的40支团队之一,前往景德镇市开展以“心宣讲、心体验、心科普、心活动”为主题的“四心”心理健康教育公益活动。
“心体验”轻抚稚嫩心灵,“心活动”点亮成长之路。
实践团走进景德镇市珠山区实验幼儿园、第二十二小学、昌江社区街道,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哥哥姐姐,你们好呀!”小朋友们用他们那纯真无邪的声音,热情地与实践团成员相互问候,仿佛一缕温暖的阳光轻抚众人的心房。实践团成员李丹妮、陈诗怡在校园开展团辅活动,带领小朋友们阅读故事绘本《超级坏脾气》、播放动画片《头脑特工队》,为孩子们生活解读情绪的定义,告诉他们“喜、怒、哀、乐”的情绪表达。在讲解中,实践团指导老师徐丽莉巧妙地穿插提问,引导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负面情绪的存在。通过耐心细致地讲解,让小朋友们学会如何接纳和控制消极情绪,掌握疏导情绪的方法。
实践团成员带领小朋友阅读绘本
观影后小朋友们上台分享感受
在昌江社区街道,实践团成员范子睿、李梓晗、李东杰三位同学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中所思所学充分应用于暑期实践课堂。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动手操作——“情系中国结”“手绘色彩卡”和“趣味剪纸”等特色活动,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耐受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一个小朋友都在这个充满趣味与智慧的空间里,尽情地探索、学习、成长,通过趣味“金课”强化心理韧性。
小朋友在实践团带领下编织中国结
实践团成员在教授中国结
“心宣讲”解密心灵奥秘,“心科普”助力儿童未来。
为深入了解地区居民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与地区公共心理服务建设情况。实践团成员李慧婷来到了珠山区昌江街道、三宝村四家里等地开展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对所服务地区居民进行调研。同时,实践团成员中社会工作专业的王超越以自身专业背景为支撑,前期开展社会调研,中期开展心理韧性调查问卷。最后实践团指导老师徐丽莉在昌江社区街道开展了一场关于“心理健康青春行”的教育主题讲座。讲座采用生动具体的心理健康典型案例,详细阐述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以及叛逆、焦虑等常见心理问题。同时,分析了专制型、放任型/溺爱型、忽略型和民主型等四种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倡导家长营造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讲座还就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个人学习生活和情感状态进行了详细介绍,告诉家长们应该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提供了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和相处的建议,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缓解情绪、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
实践团在街道调研走访
江西财经大学“圆梦工程”暑期心理健康实践团将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开展以“四心”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助力家校共育青少年身心健康高质量发展。和风抚心扉,细雨润无声。期待在社会各界的关爱关注和悉心呵护下,广大青少年能够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健康快乐成长。
(图文/江西财经大学 编辑/单智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