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7月8日,人文学院“沟通无限,放飞梦想”实践团积极响应教育部及共青团中央的号召,与景德镇市珠山区昌江街道联合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
据悉,昌江街道拥有弄巷63条,内辖桂花弄、瓷器街,再胜弄三个社区。街道为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着力打造了总面积约350平方米的融合城市文化会客厅、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百姓说事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实践团走进基层社区,了解基层民情民意,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力争形成一份高质量的社情调查报告,为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据参考。
悠悠中国结,浓浓社区情
一根红绳,红遍中国大地;千年相传,凝聚古今情谊。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李东杰向参与本次活动的社区居民们介绍了中国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大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接着,实践团成员根据教学视频现场演示了中国结的编织步骤。绕绳、压线、打结,在老师的耐心讲解和亲身示范下,社区居民在一绕一编间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中国结,实践团与居民在一教一学中完成了文化的传承。此次中国结的沉浸式编织学习,为居民朋友们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创造了良好氛围,助力构建和谐社区、文化社区。
实践团开展中国结教学
剪纸进社区,指尖传非遗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创作中放飞想象的翅膀,在裁剪间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实践团成员李东杰在向大家介绍了剪纸的历史文化背景之后,又展示了精美的剪纸作品,加深了居民们对剪纸这一传统艺术的了解。居民们在老师和成员的带领下将一张张普通的红纸剪裁成形态各异的剪纸艺术品,有寓意吉祥的喜字,也有美丽的窗花。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满足和喜悦。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承载了从古至今中华人民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以及艺术情怀等,具有多重社会价值。此次活动锻炼了居民们的动手能力,增进了社区邻里情谊,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走深走远。
居民在实践团的讲解下体验剪纸艺术
居民展示剪纸成品
身着红马甲,推普社区行
实践团成员针对当前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点难点,设计了涵盖普通话使用频率、使用范围、学习意愿等多个方面的调查问卷,旨在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普通话掌握情况。成员们身着红马甲,走进社区各个角落,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展开问卷调查,同时积极宣传讲好普通话的重要性,鼓励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多讲普通话,以实际行动践行“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宗旨。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沟通无限,放飞梦想”实践团成员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积极将青春力量融入到社区建设中,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活动巧妙地将中国结、剪纸等非遗文化项目融入其中,将文化体验与社区服务有机结合,使青年学子在学习中服务,在服务中学习,促进社区居民间的交流互动,共同构建温馨和谐、充满活力的社区环境。
实践团成员在街道展开调研
实践团成员与街道居民合照
(文/李梓晗 范子睿 杨舒淇 图/陈诗怡 胡炫佟 编辑/钟远彬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