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专题报道

走进田东、田塅村|“三下乡”深耕沃土,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为积极号召青年大学生自觉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青春汗水投入到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7月8日,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江西省武宁县宋溪镇开展专题实践调研。今日走访田东、田塅村,深入体会乡村发展新面貌。

【田东村:生态为基,产业兴旺】

上午,学院殷微微老师向田东村党总支部书记刘小兰简要介绍了此次调研的目的。刘小兰向实践团队介绍到田东村在产业发展上,积极引导村民“吃生态饭,发生态财”,采取“公司与合作社联营,农户土地和劳动力入股,基地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模式,立足产业基础,扬优成势,以橡子树民宿、古艾红茶叶基地、老农夫果园为依托发展农旅融合产业经济。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村委干部冷卫卫带领实践团队走进占地500余亩的橡子树野宿深入访谈。“2016年在田东村开设民宿是出于自身家乡情怀的目的民宿负责人丁一兵表示坚持多年自然耕种的稻田和果园,自始至终遵循自然法则,只为构建了一处慢时光的空间,让心灵贴近美丽自然。随后,实践团队来到古艾红茶叶基地,总经理柯香告诉我们,在政府的支持下从拿地到建厂只花了半年时间,现如今一季春茶能产出5万斤青叶,每年采茶季就可带动370多名农户就业,一年总产值在500万元左右。




【田塅村:特色引领,产业振兴】

下午,实践团队来到田塅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支部书记刘明利从田塅村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及种植养殖合作社两方面介绍了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实践团队了解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助力59户贫户实现稳定脱贫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与执行力。作为田塅村新上任的村支部书记,刘明利表示未来将在本村生态环境的依托下,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绿色康养产业。

特色产业点亮乡村未来。在刘明利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来到占地200余亩的杨梅种植园。从种植园负责人徐志林介绍,实践团队了解到在推动当地杨梅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每年我们有设备及其他项目需求的话,政府都会给予一定的补助,像去年种植园就获批政府在水-肥喷洒设备以及冷库建设两方面的40万元专项资金”。随后,徐志林也谈到杨梅种植园在推动当地农户增收方面的作用,“我们每年在拔草与采摘季都会以平均150元一天雇佣当地农户,每天大概会需要20人。”



乡村振兴,青年当先。实践团的此次调研,不仅让青年大学生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更激发了他们未来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接下来,他们将继续用脚步丈量乡村,用智慧点亮希望,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图/陈紫烟 陈新园 汤越 李甜 黄起富 文/伍冠玲 何玲    ​编辑/钟远彬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