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周子暄,会计学院2020级优秀学子,专业总排名前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前推免至湖南大学。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CMA奖学金、昆山奖学金,并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一等奖学金、优秀团干、学业之星等8项荣誉。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等5项国奖、2项省奖、20余项校奖,发表论文1篇,拥有1项专利、1项软著,担任5项科研课题负责人。在校期间曾担任团支部书记、学生会组织部骨干、思创案例拓展社多媒体部门部长、助理班主任、校友办助理以及中国旅游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助理等,课余时间运营小红书及抖音账号,累计获赞量10万。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整个大学生涯,周子暄始终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明真理,成功业,奋力拼搏,绽放青春花朵。
因时而变,珍惜光阴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参加了众多科研训练与各类竞赛的情况下要保证自己的专业成绩,周子暄同学提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她在不同的阶段明确事情的轻重缓急,优先制定现阶段的最佳方案,她认为学习是个长期可持续的过程,但竞赛往往是一个阶段性的经历,几乎都是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的过程;她懂得在长期的学习中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短期任务,也总结出了平衡科研竞赛与学习生活的宝贵经验:在每个学年的前三个月投入50%给科研竞赛,剩下50%留给学业生活,并在最后一个月全力冲刺投入复习,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她的“懂取舍,知进退”,让她在大学学习实践与科研竞赛中游刃有余,正是如此,她也建议学弟学妹们要合理分配时间,找准优先级,把握关键节点,实现质量效率最大化。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抓住时间提升自己。
不定“空目标”,走好脚下路
若说一艘没有目标的船,在任何方向都是逆风,周子暄同学的大学生活则是一艘拥有目标的帆船,拥有目标的船,才会一步一步驶向码头。从大一刚入学时的无所适从,到大四的从容不迫,四年来她一直坚持制定长短期目标,通过制定每日“to do list”来提升学习效率,检验学习成果,通过每天抽空去图书馆学习来培养持续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训练来进行长期积累,她用实际践行“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
大一担任班级的团支部书记使她的沟通表达能力增益匪浅,多次竞赛经验也让她逐渐摸清自身适合的赛道并进行精准定位,努力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她从大一开始不计成果得失的多接触、多尝试,到大二逐步明确适合自己的比赛类型,建立专属队友库,再到大三结识各学院各专业优秀同学共同进行比赛备赛,最后才有如今“挑战杯”省赛特等奖,全国二等奖的优异成绩,5项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以及校级若干奖项的累累硕果也为她大四国家奖学金的获得与湖南大学的保研推免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年时间的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才造就了熠熠生辉的她!
挑战自我,全面发展
“不断的自我突破,自我调整,自我修正,才是向上爬的力量。”对于大学生活,周子暄认为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是大的前提,留出一些时间给竞赛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是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向着更远的方向前行应该是人生的终极追求。在学习之余,她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和进步。参加学生组织,她撕掉唯唯诺诺的标签,在参与举办各类活动的过程中,她的组织管理、沟通等各方面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尽自己所能积极服务同学;参与社会实践,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12.5小时,多次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发展兴趣爱好,她利用课余时间成为一名小红书和抖音的博主,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日常和学习经验,来挖掘特长,培养技能。
她说,她特别欣赏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固定在一条轨道上,不要把自己定位为某一种人。“勇于尝试各种可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关乎外人的想法。”在学习之外,周子暄于多赛道齐头并进,从不为自己的人生设限,也从不在意任何标签,自由而勇敢地在旷野上奔驰。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这是周子暄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要拥有飞翔的能力,自由自在地游弋,需要我们莫失自我,牢记来时路,不负少年志。在大学生活中周子暄始终践行着心之所属,笃志前行,只争朝夕,在自己凡常的日子里勾勒出对世界的深情,照亮着前方的路。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相信未来她一定会光芒万丈,直达她想去的地方。我们靠近光,追随光,也终将成为光,散发光!让我们向她学习,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文/大学生通讯社 钟文烜 张书涵 编辑/吴仕洲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