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互联网经济与产业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数字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研究院承办,智库建设中心(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当代财经》杂志社协办的“2023年互联网经济与产业创新发展专委会论坛”在江西财经大学顺利召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20余所单位的专家学者、入选论文代表共90余人参会。互联网经济与产业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校党委书记卢福财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副校长袁红林主持开幕式及第一阶段会议。
卢福财以“数字要素价值化的若干思考”为题进行主旨报告,深入剖析了数据要素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指出了在数字经济中数据要素价值化的关键作用。卢福财强调,通过对数据要素的确权,建立可信的数据教育市场是政策层面的不可或缺的举措。卢福财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如何形式化生产函数以清晰表述数据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规定数据交易标准,以及如何对数据进行确权和评估其价值。报告引发了与会者的积极思考,为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袁红林向出席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入选论文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了学校和应用经济学院(数字经济学院)的相关情况,阐述了会议的重要性以及对学术交流的期望,鼓励与会者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共同推动数字经济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陈雁云研究员发布了“2023江西数字经济指数发布会报告”,详细报告了全国各省以及江西各地区的数字经济指数。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是一份深度分析江西省数字经济20个产业赛道的蓝皮书,经过卢福财团队多年的辛勤努力,该报告旨在引导江西各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数字经济,为省内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何伟以“AI大模型发展与治理趋势”为题,深入阐述了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治理体系,精辟地揭示了AI技术在服务业的演进,并特别关注新兴大模型的应用。这包括ChatGPT等在产业领域的前沿应用,这些大模型在重新定义商业运营、客户互动以及创新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何副总工程师详细介绍了这些大模型如何在推动自动化流程、增强决策智能、以及提升用户体验等方面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为业界提供了对未来AI应用发展的深刻认识。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欧阳日辉教授以“数据要素促进数实融合的理论逻辑与分析框架”为题进行主旨报告,深度剖析了数据要素在推动数实融合中的理论逻辑和分析框架。在报告中,欧阳日辉教授突出探讨了几个关键问题,引导与会者深入思考:数实深度融合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如何促进数实深度融合的机理,对可否建立一个数实深度融合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学术思考。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徐翔研究员以“人工智能与突破性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发现”为题进行主旨报告,详细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引出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的核心解释变量构建过程,展现了对该领域的深刻理解;详细解释了人工智能在企业突破性创新中扮演的关键角色;突出强调了人工智能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三方面功能:促进研发投入提高、缓解资源错配、获取外部研发支持。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李锴研究员以“Offline Size and Online Scale: A Tale of Two Platforms”为题进行主旨报告。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探讨了经济发展与企业规模分布之间的关系,企业规模分布对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电商平台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在线下企业规模如何影响线上平台的规模,从而在“Offline Size and Online Scale”的关系中揭示出一种有关两类平台差异的独特视角。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春超教授以“儒家文化与当代儿童人力资本发展”为题,发表了主旨报告。他首先指出,产业经济和劳动经济学应该相互结合,关注儿童时期的人力资本积累。他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掌握数学技术、拥有数字素养的人才,人类的知识和技能决定了经济的进步。他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儒家文化对当代儿童人力资本的影响,发现儒家文化对儿童人力资本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尽管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这一有趣的研究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七位专家学者的主旨报告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引人入胜的学术盛宴,为整个会议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观点向与会者揭示了互联网经济和产业创新的学术前沿,为大家打开了知识的新窗户。这场盛宴不仅仅充实了与会者的学术背景,更激发了深刻的思考和讨论,具有深度浓厚的学术氛围。互联网经济与产业创新发展专业委员秘书长、科研处副处长何小钢及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陈明教授主持相关主旨报告会。
11月19日同时举办了第十届全国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分“产业组织与产业规制”“绿色转型与低碳减排”“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统一大市场建设与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要素流动与新发展格局”等五个分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全国20余所知名高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提交了150余篇学术论文,共有40篇论文入选报告论文,涵盖多个前沿领域,对产业经济学院、数字经济等学术研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由应用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研究院)主办已经连续举办了10年,应用经济学院等200余位师生分别参加了相关研讨。
(文/应用经济学院(数字经济学院) 图/李军等 编辑/李贵超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