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学校召开应用经济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未来发展务虚会议。校党委书记卢福财,副校长袁红林、陈始发出席,研究生院、发展与合作处、教务处、智库建设中心、科研处、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经贸学院、金融学院等单位领导以及应用经济学院领导和系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应用经济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魏清华主持。
卢福财对应用经济院自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表示高度肯定。他特别提到学院通过务虚会积极征求各方意见的做法值得点赞,认为广泛讨论有助于凝聚共识,整合力量,推动学院持续发展。卢福财指出,在发展过程中,应明确自身学术定位,致力于建设成为学术导向型的示范学院。他强调,学院不仅要承担起应用经济学学科统筹建设的责任,更要始终坚持将服务社会作为重要目标,使二者相互反哺、协同发展。
袁红林指出,响应国家战略不仅是学院责任和义务,也是推动学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院应以更开放的视野和更大的决心,积极参与到国家战略实施中去,以此推动学校和学院整体发展。他认为,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的关键,希望学院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产教融合、产研融合。
陈始发希望,领导班子拿出新举措,展现新气象,要抓准自身定位,创办学术研究型学院,走好新型本科培养之路;继续保持开拓精神,不断推出有效举措,以实现学院教学和科研水平提升;抓住机会,努力打造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研究型学院,探索出一条新型本科生培养之路。
应用经济学院(数字经济学院)院长谢花林对学院师资力量、学科现状、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学院在党建引领、交叉融合、团队建设方面的重要举措以及学院在学科体系、专业建设、合作平台、学校支持方面的发展定位和重点计划,阐述了统筹应用经济学科建设的八点计划和措施。
研究生院院长罗世华、教务处处长万建香、发展合作处处长毛小兵、智库建设中心主任陈雁云、科研处副处长徐崇波等分别发言,希望学院能在人才培养、科研质量提升、社会服务以及学科交叉合作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学院应积极支持和发展新型专业,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做好“加法”和“减法”相统一,以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目标;应注重“优化存量,展望增量”,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示范性作用,用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不断推动师资队伍快速转型,实现教研相辅相成;发展关键在于建设好协调机制,落实好社会服务,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升服务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服务;加强与其他学科交叉合作,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科研质量,增强对社科项目的关注,促进科研力量的不断提高。
国际贸易学院院长吴朝阳、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仲芳以及金融学院院长桂荷发等发言时谈到:各学院之间的协同合作对于学校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应用经济一级学科建设需要各学院的协同配合和发展;坚定交叉学科的定位方向,加强新型专业建设力度;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协同,优秀师资队伍和丰富学科资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用高质量人才培养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与会人员就应用经济一级学科及数字经济专业建设进行了广泛研讨。学院将以此次务虚会为契机,就有关问题形成可行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有组织科研效率,紧密联系国家和地方数字经济建设需求,提升服务社会发展能力水平,培养更多优秀应用型数字经济人才,为国家、社会、学校创造更多价值,为学科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图文/应用经济学院 编辑/李贵超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