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的号召,进一步贯彻落实主题教育根本任务,坚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艺”起守护格桑花开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在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开展了为期半个月(7月14日--7月28日)的暑期三下乡活动,由余瑶和单汶静担任带队老师,组织并带领来自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和音乐等不同专业的12名艺院青年学子开展了“江财美育课堂”支教、孤儿学生家访慰问、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座谈、民族团结共舞锅庄、探寻小金红色足迹等系列活动。
映山红“艺”起守护格桑花,江财美育课堂走进小金
为了给小金县城关二小的孩子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七彩假期,本次暑期支教活动以“江财美育课堂”为主题,开设了美术和音乐两大课程,服务队的成员们同孩子们一起用画笔描绘多彩高原,用歌声表达美好祝愿。
音乐课上,教室里回荡着江西民歌《映山红》的欢乐歌声,孩子们伴随着音乐尽情舞动,稚嫩的歌声唱出了高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愿。美术课上,孩子们的画纸上描绘了“井冈山”与“夹金山”遥遥相望的景象,每一个小金的孩子对于来江西支教的老师们都心怀感恩,这是江西与小金十年来的守望故事。
七年“爱心义卖”不断赓续初心,“守护格桑花”助学金延续爱心
2016年开始,90名艺院学子在专业教师单汶静的带领下举办了第一场“爱心义卖”助学活动。七年来,共筹得善款29200.36元,学院始终坚持将这些善款全数用于资助小金县城关二小的孩子们,持续不断地捐赠了大量书本、文具、保暖用品等物资。
在百年校庆之际,这笔“爱心资金”被转化为“守护格桑花”助学金,以另一种形式继续资助城关二小的孩子们。在与学校领导黄勇主任、班主任马清芬老师等多次沟通、了解情况后,学院确定了第一批受助学生--两名藏族孤儿姐弟。7月22日,单汶静和余瑶前往两位藏族孤儿家中进行实地家访,并代表学院送去了慰问物资。临别之际,单汶静将1000元助学金发给两姐弟并嘱咐他们好好学习。之后,这笔助学金将会作100元的生活补助每月发至受助学生的社保卡中。
走访小金校友企业,开展数字转型调研
为响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把送人才下乡落到实处,两位带队老师带领三名预备党员前往因抗震救灾而扎根小金的江财优秀校友戴群所在的小金县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双方针对企业的内控管理改革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并探讨了解决对策。本次调研成果为当地国企的企业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借鉴,调研结束后双方就小金县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也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民族融合共舞锅庄,共同促进文化交流
为丰富当地藏民文化生活,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服务队于支教期间在当地组织开展了“广场舞文化交流会”,在互相学习不同风格广场舞的同时,加强了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每天的傍晚时分,大家相约在学校前的空地上共舞锅庄,在音乐节奏的起伏中,当地舞蹈锅庄以“圈”的形式展开,队员们跟着当地村民的舞步加入到大“圈”中舞动着。随后,队员们也向当地藏民展示了当下流行的广场舞,与藏族锅庄不同的是,队员们的舞蹈风格更加现代化,别样的舞蹈风格吸引了藏民们的加入。用心去交融,用语言去沟通,用行动去实践,我们致力于与当地藏民们手挽手、肩并肩促进民族团结!
江财学子跨越井冈山,探寻小金红色足迹
小金县是一个充满红色历史故事的地方,有着“四山”、“四桥”、“四址”等丰富的红色资源。为探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文化,服务队先后参观了猛固桥、三关桥、红军会师广场和“同乐会”遗址等地。其中猛固桥是将“红色”政权文化和藏族嘉融文化融为一体的重要景点,三关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在懋功(今小金)与国民党守军进行数次激烈战斗的要地,红军会师广场是中共中央与中央红军主力在小金成功会师的根据地,“同乐会”遗址是中共中央在天主教堂组织团以上干部举行联欢会的庆祝遗址。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每一个红色资源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都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在小金县的历史长河中,革命精神如同阳光洒满河面,点亮璀璨波光。
志愿服务期间,小金县电视台针对“美育”支教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2016年,带队老师单汶静在艺术学院举行了第一场“爱心义卖”助学活动,为小金县城关二小的孩子们送去了第一批助学物资。2017年,带队老师余瑶作为江西财经大学第五届“映山红”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小金县城关二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如今,单汶静带着持续7年的“爱心义卖”善款初次来到小金进行实地资助,余瑶也带着自己的学生选择再次回到小金进行美育支教,这是江财师生对初心的坚守和赓续。
跨越一千六百九十八公里,我们带着青春与梦想风雨兼程、并肩同行,用心做好“美育”教育、用爱守护“格桑花”开。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既是“艺”起守护格桑花开志愿服务队走进小金第一年,也将会成为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走进西部、服务小金的起点,我们将努力在小金县上好“江财美育”、在小金县讲好“江财故事,江财“映山红”守护小金“格桑花”的故事将一直延续下去。(图文/艺术学院 编辑/廖邦旋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