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碧水,化育文脉;百年江财,弦歌不辍。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持续践行百年江财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使命精神,2023年7月7日至7月27日江西财经大学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暑期“三下乡”走访实践团在上饶市婺源县篁岭、宜春市明月山、南昌市洪崖丹井,赣州市会昌县富城乡及寻乌县等地开展了“VR+新文旅”、“VR+乡村振兴”、“VR+红色走读”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中,江财学子结合专业所学,组建各具特色的VR数字团队,深入江西省各大景区及乡村,运用VR技术为社会服务提质升级,更为当地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图一:VR学院举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感悟自然之美探寻VR+新文旅
7月8日上午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走进婺源篁岭,实践团在景区成功完成了VR全景视频素材拍摄,利用720影像处理技术打造出篁岭云游展示平台。在实践服务篁岭景区过程中,游客直接可通过网络链接全方位了解景区真实样貌,通过扫描景区二维码获得实景地图导览,体验各种交互功能,大大提升了出游的便利性。
图二:走访实践团运用VR全景技术取景
从婺源篁岭景区出发,实践团7月25日继续向宜春明月山及南昌市洪崖丹井辐射服务。技术成员结合各景区的美景、美食及特色活动等进行实地取景,从素材收集及整理,再到素材根据景区特色整合分组上传至720云平台,通过添加解说词、热点交互、背景音乐、特效专场等效果,链接景区售票系统、餐饮服务等,打造了一个篁岭景区全景游览云平台。成员们根据VR技术的全景导览项目,推出VR+地图“一体化”导览模式,游客只要动动手指,就能随时随地云游景区,身临其境地感受景区文旅资源的魅力。
图三:走访实践团傍晚在婺源篁岭的全景航拍
走进富城之美,助力VR+乡村振兴
为更好将VR技术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我院“V笑赋能·筑梦富城”志愿服务队于7月10日赴赣州市会昌县富城乡这片风景秀美的红色故地,了解富城乡目前乡村发展情况。经与会昌县富城乡党委副书记刘清华访谈,得知当地乡村建设基本情况及特色产业。通过走进当地特色产业基地,服务队成员们了解到富城乡特色产业为烟叶、灵芝、粮食酒等,乡村因地制宜,着重发展,依靠这片沃土而建立起来的各类特色产业打通了百姓的一条又一条致富之路,让百姓生活日益富足。这恰恰激发了志愿服务团队在结合VR学科特色展现富城乡独特魅力,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坚定决心。
图四:志愿服务团队成员在富城乡调研新经济发展之路
不仅如此,会昌县作为红色故地,是红色精神的沃土,是爱国主义的宝库,富城乡也是其中的星火之一。7月12日上午,志愿服务队还来到了富城乡泮塘村。在这里,志愿服务队了解到了红三军团三师九团机枪连的红色故事,参观了当年的遗址,触摸历史的痕迹。走过饱经风霜的廊桥,来到遗址,一砖一瓦,历史见证;一字一句,意义重大,正门上斑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连部阁楼墙上书写的《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纲》,无不牵着队员们的思绪飞回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同时也让在场的每一位看到了富城乡红色文化的雄厚潜力。
图五:志愿服务团队在泮塘村革命遗址合照
探索寻乌之美浸润VR+红色走读
为响应国家百年党史学习的号召,更加深入了解江西先烈的党史知识,推进党史教育,争做新时代优秀青年。7月20日上午学院“V笑筑梦”服务队踏入了寻乌调查纪念馆,体悟革命初心。
图六:VR学院“V笑筑梦”服务队在寻乌调查纪念馆
VR学院同学们为寻乌调查纪念馆拍摄全景图片,融合VR这项新技术,更大程度上使得红色文化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文字和影像的层面,提高了红色文化学习的趣味性,将寻乌调查唯实求真精神将精神宣传推广出去让人们可以线上参观寻乌调查纪念馆,深刻理解红色基因的含义,了解江西先烈的党史知识,推进党史教育,争做新时代优秀青年。在接下来的一周中,“V笑筑梦”服务队定将用蓬勃朝气吹拂广袤乡野大地,为寻乌乡带来新时代的独特视角名片!
图七:服务队在寻乌调查专题陈列馆留影纪念
在此次系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我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深入景区及乡村一线,结合VR数字产业新技术,深入到群众老百姓身边做实事、解难题,以实际行动来践行新时代青年使命与担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江财学子始终牢记要把专业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凝结团队,磨砺心性,践行“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思政标杆,在乡村振兴的舞台建功立业,努力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唱响当代青年学子“强国有我,青春有为”的时代最强音!(图文/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 编辑/廖邦旋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