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7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实践队全体队员来到了延安枣园旧址,学习红色知识,传播红色精神。
枣园旧址为一处风格独特的园林式革命纪念地,内有苏式小礼堂、机要室、幸福渠、以及“为人民服务”演讲台等景点。此外,枣园还包含众多领导人居住过的地方,其中包括毛泽东、任弼时、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名字响彻历史长河的伟人。枣园旧址环境幽静宜人,交通便利,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
中央的许多重大事件就是在枣园发生的。1944年11月,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后任美驻华大使的赫尔利,并进行了两天两夜的会谈,签署了关于成立联合政府中共给国民政府的五点建议。12月,又在居地会客会见了包瑞德,对国民党的三点建议给予有力批驳。次年8月,他由这里出发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1943年,在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中,枣园举行军民纺线比赛,周恩来和任弼时都被评为“纺线能手”。
实践队踏入枣园革命旧址,进入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的故居,试图感受伟人们在枣园为伟大事业而奋斗时的艰辛与困苦。朴素的窑洞,石磨上斑驳的痕迹,窑洞内简陋的摆设,这些无一不让人深感触动。
枣园内树立的五位书记的雕像从左到右依次是任弼时、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在伟人雕像前,实践队员齐声高喊着:“追寻红色足迹,助力圣地发展!”这口号表达了他们虔诚的怀念革命先烈的心情,以及助力延安发展的初衷和目标。
展厅内,墙壁上,一张张照片记录着领导人们的艰苦卓越,树荫旁,雕像前,一簇簇鲜花表达着今人对五大书记及革命前辈们的敬仰与感谢。美国记者斯特朗在她的访问记录中曾写到:“党的负责干部住着寒冷的窑洞,凭借着微弱的灯光,长时间的工作。那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
在那个食不果腹的艰难年代,伟大的领导人化腐朽为神奇,以坚韧的毅力战胜了一切困难,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解放。延安承载的革命先辈们的努力和牺牲,为当代人树立了榜样,他们的不懈奋斗的精神和为民族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的贡献,鼓舞着我们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文/吴导民 图/刘琨瑾 管诗艺 李泽同 朱麟守 编辑/叶金燕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