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工商管理学院召开主题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2023年第2次领导班子务虚(扩大)会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各系正副主任、部分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院长胡海波主持会议并讲话。胡海波指出,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应该从战略布局入手,转变思维模式,聚焦专业升级,要以点及面、点面结合,全面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在认识论上,要关注“三立”问题,即“立校”“立院”“立专”,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首、立院之本、立专之要。在方法论上,要有“三向”思维,即向外、向上、向前,应主动了解外部需求和外部环境变化,关注国家战略需求和管理体制导向。在实践论上,要有“三变”本领,即“准确识变”“有效应变”和“主动求变”,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走出已有的“舒适圈”,积极主动寻求突破。胡海波建议,要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多主体协同、多平台融合,建立健全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院党委书记贺三宝提出了应学习借鉴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商学院标杆经验,并设想了“六大行动计划”:一是专业再造行动,每个专业应与行业龙头合作,修订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导学生提升对专业的热爱和忠诚度;二是成长导师行动,聘请杰出校友或企业高管担任成长导师,给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三是寻找标杆行动,鼓励学生寻找优秀学长或校友作为学习的标杆,营造优良学风;四是人文提神行动,重视学生世情国情、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企业家精神以及科技素养等方面教育,涵养人文精神;五是数字赋能行动,强化数字课程改造、实验室建设和增设数字分析比赛,以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六是实践强力行动,进一步优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实习实践,大力提升实务动手操作能力。
副院长陆淳鸿就本科生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作了主题发言。主要从本科专业的现状、招生情况、转专业情况和江西省及全国排名情况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副院长蔡文著分别就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作了主题发言,他提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注重提升科研能力的培养,专业型研究生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坚持抓入口、强过程、严出口三个关键环节,不断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金欣、周海燕、谌飞龙、胡海胜等院领导班子分别结合各自的分管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在开展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研讨。(图文/工商管理学院 朱蕊 编辑/廖邦旋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