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津巴布韦驻华大使马丁·切东多博士(Martin Chedondo)受邀来校作题为“中非经贸合作关系”的报告。津巴布韦驻华参赞Precious Kawocha 女士、Rangarirai Muzapu先生和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黄先明出席报告会。讲座由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吴朝阳教授主持。
马丁·切东多博士结合个人多年从事外交工作的经验,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以生动的语言向大家阐述了自己眼中的中非经贸合作关系,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此次讲座共吸引了近百余名中外师生前来聆听。
马丁·切东多博士指出,中国与非洲国家在经贸领域合作广泛且历史悠久,合作基础良好。近年来,双方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加强对话,共同通过《中非经济社会发展合作纲要》《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旨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求合作谋发展,共同推动中非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他认为,中非之间合作潜力巨大,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非经贸合作日益密切、贸易规模稳步提升,中非经贸合作由此进入“快车道”。截至目前,已经有包括津巴布韦在内的53个非洲国家与中国建交,其中52国以及非盟委员会已经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书,这将有利于加速推进非洲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融合,为非洲当地带来更多投资,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落后和高质量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等问题。
他强调,津巴布韦于2003年开始实施“向东看”政策,两国之间的关系在2018年4月从“全天候友谊”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边关系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得到全面巩固。中国是津巴布韦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扩宽。中国在当地援建项目数量持续提高,包括国会大厦、发电站、机场、矿产资源开发等,有效带动当地就业和提升投资信心。今后,津巴布韦将继续保持开放的国际引资政策,提供更优质的保障服务,争取吸引更多的中方企业投资津巴布韦,助力津巴布韦实现《2030愿景》,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盟《2063年非洲议程》对接,真正实现中非共同发展的愿望。
在互动环节中,马丁·切东多博士耐心回答了现场学生关于中非经贸关系未来发展与合作等相关问题,他充分肯定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他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是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典范,中国经济的崛起有利于助力全球经济走出低谷,更有利于帮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摆脱平困走向富强。”
讲座结束后,马丁·切东多博士与吴朝阳教授、黄先明教授就今后我校与津巴布韦高校合作、人才培养、师生互访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延伸阅读】
津巴布韦共和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马丁·切东多博士,出生于1955年11月。曾担任国防情报局局长、作战和训练参谋长、后勤和支援服务参谋长等职务,并获得多个奖项,包括莫桑比克战役勋章、津巴布韦卓越功勋奖,之后晋升为中将。马丁·切东多博士获南非大学(UNISA)国际关系与外交学士学位,非洲大学公共部门管理硕士学位及南非昆士兰大学领导伦理学博士学位。(文/海外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推广中心) 王琦文 图/李军 编辑/曾药坤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