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校长邓辉主持召开学校2023年第1次院长例会,会议主题为“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副校长袁红林、李春根、陈始发出席会议。
邓辉指出,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大挑战、大调整,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较为严峻,因此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集中资源和力量形成优势和特色,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前端”而不是“末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邓辉强调,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学校“三个转型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要牢牢把握“四个面向”的工作原则和“打破常规及学科专业壁垒”的主攻方向;二是要以急需专业设置为重点,做好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的“加、减、乘、除”法;三是要以改革文件中的重点项目率先突破为牵引,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四是要以超前的思维、大刀阔斧的魄力谋划学科专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制定改革实施详细方案;五是要千方百计做好人才工作,引导教师转型发展,全心全意留住人才。
袁红林侧重从“是否能服务好国家战略和地区经济发展、是否得到考生或家长的认可、是否有资源和能力开设班级和课程、是否有一定特色、是否得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认同程度”等五个“是否”维度评估设置一个招生专业(方向)的必要性。李春根指出,学校转型建设期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应朝着“该进则进、该扩则扩、该压则压,该停则停、该撤则撤、该转则转”的方向推进,教务处和研究生院应尽快拿出可行的实施方案,同时要加快师资队伍的转型建设,健全“招、培、就、创”协同机制,积极推进专业特色学院的建设。陈始发认为,学科专业的做强要同时注重调整和聚焦,在后续的实施方案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专业应用型硕士的因素,同时建议引导一些可能被调整的学科专业走交叉融合化发展的道路。
教务处处长万建香解读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并就本科专业设置调整思路进行了汇报。研究生院院长罗世华就学科专业改革优化调整设想作了专题报告。
党办、校办,科研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财务处,招生就业处,本科教育督导组等单位负责人以及教务处、研究生院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各教学学院、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负责人就会议主题展开了交流讨论。(文/汪忠列 钟琴 温有栋 图/刘建芳 编辑/曾药坤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