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四周年前夕,校党委书记卢福财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指导思政课建设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副校长袁红林、李春根,党办校办、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院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随同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科室负责人参加。
卢福财在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后,对学院各项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从三个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一是上好思政课。全体思政老师要开动脑筋,积极谋划对策,进一步提高思政课课堂效果,提升思政课教书育人效果;思政课老师要加强教学能力建设,努力成为一个多面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引导他们行为养成,塑造优秀人格;加强课堂内外师生联系,思政课老师应走进学生群体,增进师生情感,提升思政课实效。二是统筹好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学科建设,重点做好党的理论研究阐释工作。三是提升领导艺术能力,处理好业务与行政、思路与方案、计划与执行、想法与落实、分工与协作、院内与院外等方面的关系。具体操作中要多研讨、多思考举措。
袁红林建议学院把建成全国重点(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明确重点任务、时间节点和牵头责任人,确保目标顺利实现。他要求学院进一步整合和凝练二级学科点,争取在学科交叉领域形成新的增长点。他还从抓实学科团队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李春根认为,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院要充分传承和利用好集体备课等机制,探索形成“思政大课“新模式,培育形成更多思政金课,力争在教学竞赛和教学成果等方面取得更多国家级荣誉。
院长刘晓泉介绍近期学院取得的工作成绩,深入剖析了目前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学院未来努力的方向。他围绕将学院建设成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重点在学院基本情况、未来发展方向、目前的困境和难处等方面作了汇报。
校职能部门领导就学院提出的难点问题作了反馈,并表示将继续大力支持学院的工作。(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李军 编辑/曾药坤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