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著名社会学家、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江西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关信平应邀来校作题为“充分发挥社会政策在促进我国共同富裕中的作用”的学术报告。讲座由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尹忠海教授主持。人文学院院长蒋国河与师生150余人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关信平教授首先对共同富裕的含义进行解读,其次对我国国情进行历史回顾、展望以及现实条件下我国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阶段性目标,最后讨论了如何充分并合理发挥社会政策在促进共同富裕道路中的作用。
关信平阐释了共同富裕中“富裕”的一般含义,即财富的增长及实际效益的增加,对共同富裕中的“共同”的内涵在经济维度、实际生活维度、社会维度进行多维分析,并且认为共同富裕的意义在于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他指出,中国走向共同富裕需要经济条件、价值观与文化条件、政治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国际条件。对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要展开阶段性分析,关教授认为,在现实条件下我国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促进“富裕”方面的目标,从宏观层面上看要继续维持较高的GDP增长率、要有较高的经济发展质量、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增强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的能力;从民众生活层面看,要通过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要让民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其次是推动“共同”方面的长远目标,要实现较为平等的收入和财富分配,在收入和财富差距较大的情况下,率先实现常规生活层面上的共同富裕。
最后,关信平教授论述了如何充分并合理发挥社会政策在促进共同富裕道路中的作用。首先,应该提升社会政策目标,应该是朝向实现常规生活水平上的共同富裕;其次,要通过社会政策调节收入分配,通过再分配机制调节市场经济中初次分配的差距,从而缩小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平等,进一步缩小社会政策的结构性差异;最后,要合理发挥社会政策的再分配功能,提高社会政策的公平性。具体而言,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政策的分配力度;第二,提高社会政策再分配的公平性的基础与重点,要建立全民基本收入保障体系以及完善全民社会服务体系;第三,进一步缩小社会政策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福利水平人群差异;第四,继续缩小福利水平与质量的个体性差异,破除福利水平差异与收入差距的同向重叠;第五,进一步重视社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是社会政策在协调“共同”与“富裕”中发挥作用的关键。
在讲座尾声,同学们与关信平教授积极互动,气氛非常活跃。尹忠海教授为此次讲座作了总结性发言,认为讲座内容为师生们理解社会政策在促进我国共同富裕方面有着非常有益的启发。(图文/人文学院 编辑/熊嘉宇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