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金融学院蛟湖金融论坛系列讲座举办,本次讲座以“金融专硕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兼谈研究生学习规划与课程学习”为主题,邀请到了全国金融教指委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刘庭竹进行分享。本次活动由金融学院副院长彭玉镏主持,金融学院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及部分教师参加。
活动开始,彭玉镏对本次活动的邀请嘉宾及活动主题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刘庭竹分别从“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与生活规划、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特点及案例、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写作及常见问题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分享。首先,关于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与生活规划方面,刘庭竹建议同学们要提前要求,先紧后松;规划长期目标,逐步实现,设置好时间节点;正确处理学习、论文、实习、工作之间的关系,分清何为重点,建立自身竞争优势。
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特点及案例写作,刘庭竹认为通过参与式教学实例,分析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多样化角色,能够为构建好学生的经济金融学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打好基础,为其学位论文写作积累素材、做好各项前置工作。同时刘庭竹认为应鼓励互动式研究型教学方式,区分于单方面讲授形式及填鸭式的应试模式。
在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及常见问题分析方面,刘庭竹分别从写作类型、选题、写作、评阅、答辩及一整篇论文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讲解。刘庭竹认为,在论文类型上,采取“学术论文+案例分析”的形式会更为保险。关于选题及写作两方面,刘庭竹更是重点进行了分享,建议同学们选题上采取“小题大做”的方式,切入点小但内容充实,刘庭竹还将两所高校的选题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论文写作上,刘庭竹分析了一些常见问题,提到在文献综述中应尽量避免文献的堆砌,尽量采用自己的观点评述,同时在介绍案例时要适当结合理论进行分析。
分享结束后,彭玉镏对刘庭竹的分享表达了感谢,并对其分享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此次金融论坛,不仅给金融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规划指明了方向,更对同学们未来的论文写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希望同学们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有更多收获,展现自身竞争优势。(图文/金融学院 曾绿 编辑/刘柱铭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
【延伸阅读】
刘庭竹,研究员,金融学博士,全国金融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全国金融教指委)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研究员,兼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2011年全国金融指教委成立以来,一直从事金融专硕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参与教指委各项文件制定,组织和参与金融专硕学位点评估工作,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