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的经历就像是在品一壶清茶,品前为其四溢浓香所吸引,期待着那悠扬醇香;入口微苦,回味则愈发清香,令人难以割舍,久久不能忘怀......
军训,磨练的是意志。回想军训的时光,许多事情历久弥新。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每次训练开始时必不可少的站军姿。站军姿是军训的第一课,也是军人的必修课。军姿站的越标准,说明这支军队的素质也就越高。因此教官在站军姿方面从严要求我们:两脚靠拢,脚尖分开约60度,小腹微收,抬头挺胸,两臂略向后张,双手自然下垂,手指并齐,大拇指贴于食指第二关节处,中指贴于裤缝线处,身体略向前倾约15度,使身体重心落于前脚掌处,后脚掌处于与地面若及若离的状态,否则会压迫你的血管导致晕厥.....这段略显冗杂的话语,教官不厌其凡地为我们重复了无数遍。正是在他的陪同教导下,我们才能够在炎炎烈日下,顶着灼热的阳光,即便脊背上淌着豆大的汗珠,仍然纹丝不动,如他所说的那般“行如风,站如松”。
军训,营造的是纪律。“军队之中,令行禁止,想当初邱少云为了潜伏部队100多名战友不被发现,哪怕烈火焚身也紧咬牙关,一声不吭。”教官如是说。“因此我希望我们二排的兵,要有二排兵的作风和纪律。不管有多难受,腿有多酸,身上有多痒,都给我忍住,等我的命令再动,明白吗?”纹丝不动,说来容易做来难。尤其是训练正步的时候,讲究一令一动,单脚向前踢出,另一只脚保持身体平衡。这种动作下,身体重心极难把控,许多同学一开始东倒西歪。但是军训要求正步必须稳,必须齐。忍受着腿部和腰部肌肉的酸痛,一步步地把正步练齐,体现了同学对于军队纪律的严格遵守。
军训,凝聚的是团体。经过几天训练后的一天早晨,当我们如往常一般站成整齐的队列时,却发现迎面走来的是一位陌生面孔的教官。他自称旷教官,经过他的一番解释后我们才明白,原先训练我们的那位王教官因为紧急任务被上级调派走了,临时由旷教官接任军训工作。旷教官与王教官并无什么不同,他们穿着一样的军装,喊着一样的口号,笑的时候一样露出一口大白牙。但是军训的时候,内心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前几天的军训仍历历在目,忘不了他的音容笑貌。想起王教官走之前的一次晚训,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是我带的第二届兵,也是我带的最满意的一届兵,从你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二排的兵该有的作风,二排是一个团体,团队齐心,其利断金,没有什么是我们二排一起做不到的”。后来我们换了教官,改了编制,成为了三排,但我们仍时时念出那句您教给我们的口号:“虎啸山林,二排降临,鹰击长空,二排立功!”我想,这就是拧成一条绳的二排精神。
军训,厚植的是情怀。犹记教官教给我们唱的那首《假如战争今天爆发》中的歌词:每一天都全副披挂,每一天都整装待发,我用生命向使命承诺,假如战争爆发,这就是我的回答!身着戎装的教官铿锵有力地唱着他的心声:每一天的刻苦训练,都是在为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做准备。钱学森先生曾说:“手里没剑可用和有剑不用是两码事”。而祖国的每一位士兵,他们甘愿吃苦,磨练身体,就是在擦亮祖国手中的剑,这柄剑或许永远不被使用,但是一旦祖国需要,他们就能够成为最锋利的剑芒。于他们而言,生命不止为自己而活,更为祖国而活。军训,带给我们的是思想意识上的觉悟,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热爱祖国。
转眼间,军训的生活即将告一段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不变的是军训给我们身体和思想上的双重重塑,而这无价的财富,也将伴随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走过泥泞和荆棘。
(文/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 陶铝生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