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博导,经济系主任陆毅教授应邀来到国际经贸学院、经济学院开展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吴朝阳、副院长余昌龙,许统生教授、骨干教师代表及研究生们参加了此次活动。
9月2日上午,陆毅教授在翼轸楼1111教室为我院师生开展了一场以“Global Value Chains and World Pollution Emissions”为题的学术讲座,许统生教授主持讲座。陆毅教授在CES函数的基础上层层深入,构建了“dirtysector”“cleansector”双部门模型,同时结合污染排放的阶段和全球价值链的上下游等重要话题为我院师生讲述了一场生动而创造性的研究,师生们受益匪浅。
互动环节,师生们就关心的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和推导、方法的选取和检验、数据库的获取和使用、“dirtysector”“cleansector”部门如何判断等领域向陆毅教授提问,陆毅教授一一给出了精妙的解答,讲座在热烈研讨中进行。
除了讲座之外,陆毅教授与国际经贸师生于翼轸楼三楼商务谈判室就经济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展开了系列研讨。如9月1日上午的经济学研究方法研讨会上,陆毅教授和师生们分享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应用,耐心地回答师生们在研究中碰到的困惑,指出青年学者经常犯的一些问题和错误。
9月1日下午的论文研讨以论文汇报和点评的形式进行,许统生教授、蒋含明教授和研究生们分享他们的工作论文,陆毅教授不吝赐教,在理论模型、数据库、方法方面都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研讨取得了很好的打磨论文的效果。
9月2日下午,清华大学陆毅教授为经济学院师生带来以“如何发表经济学顶级期刊并打造高质量科研创新团队”为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副院长裘莹主持,科研处处长陈思华、学校各个学院科研副院长与经济学院师生等校内外共计80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
陆毅教授的讲座分两个部分进行。在第一部分,陆毅教授详细介绍了青年学者应该怎样发国际顶级期刊。陆毅教授指出,目前发表经济学顶刊主要需要在国外顶级期刊编辑不了解中国发展情况的背景下,因此青年学者应重视如何为国外期刊编辑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国际顶刊对技术和实证的要求逐渐提升,年轻学者应当重视实证研究的规范性和不断跟进最前沿的研究方法;其次,一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决定了文章将发表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因此,不断锤炼问题意识,不断思考发在顶级期刊上的文章设计中的技巧,判断和寻找真正有趣的题目应当是青年学者不断提升的能力和素质。
在第二部分,陆毅教授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经济学科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陆毅教授指出,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在一个学科领域高度凝练在未来十年可以冲击世界顶级成果的细分方向,做到既顶天又立地;其次,为每一个细分方向培育和引进合适的学科带头人,除了学术成果之外,具备公心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人品应当是重要的素质之一;最后,建立一支学科方向接近,技术能力互补的专业团队,确保学科高质量快速发展。
与会师生同陆毅教授就学科定位、科研团队顶层设计与实施、教师团队管理、师生有效沟通、学术生涯规划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陆毅教授丰富的学术成果和为学科和团队建设无私奉献的精神令全场师生感到钦佩,本次讲座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
陆毅是清华大学教授、博导,中信讲席教授,经济系系主任,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1999年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3年获得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学位;2007年获得香港大学经济工商学院博士学位。先后在香港大学经济工商学院担任研究助理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担任助理教授和长聘副教授。2019年荣获首届中国青年经济学家奖。(图文/吴莞尔 黄线线 编辑/刘柱铭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