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线上教学案例】中国税制

​    【编者按】疫情突发,全校师生迅速反映,立即应对,为保障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到“停课不停学”,从3月21日起,学校暂停线下课堂教学,实施线上教学。通过学校周密安排、积极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做好线上教学实施的方案,准备线上作业内容,线上讨论话题,提前告知学生线上教学内容和平台信息,搜集相关资料,做好线上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特色,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实质等效。为展示教学成果,现官网将线上教学特色课程予以展示。

中国税制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王雯

  2020年年初,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为保障教学顺利开展,全国高校都开始了线上教学探索,也催生出一批线上一流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课程。事实上,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线上教学在疫情之前就已逐步应用于各种教学活动之中。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现代大学生对信息技术与多元课堂的需求与日俱增,使得利用各类信息技术与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大势所趋。本案例不仅适用于因种种原因“被迫”开展的阶段性线上教学,同样也适用于日常教学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中国税制》(专业必修)

  授课方式:线上SPOC+直播/线下+线上辅导

  课时:64课时

  慕课平台:中国大学MOOC

  直播平台及工具:腾讯会议、雨课堂

  线上辅导平台:腾讯会议、QQ、学习通

二、教学设计与组织

  (一)课前预习阶段

  1、以慕课《中国税制》、《税法》为平台,充分利用已有的线上教学资料,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前预习(见图1)。线上视频学习情况将作为过程性考核的一部分。

  图1:慕课堂线上课程学情统计数据

  2、布置相关的视频学习任务,在学习通发布相关话题讨论(见图2),在对本章节知识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顺利过渡到主课堂对新知识的讲解。

  图2:学习通发布“讨论”及学生作答情况

  (二)主课堂讲授阶段

  1、通过“腾讯会议+雨课堂”方式,针对同学们在MOOC学习中无法完全掌握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知识点串讲,避免纯线上教学时教学效果出现“大打折扣”的现象,提升主课堂教学效果。(见图3)

  图3:腾讯会议屏幕共享讲解知识点

  2、利用雨课堂开展前测(见图4),检查线上预习效果之后再针对性重点释疑。一个知识点讲解结束后也可以用雨课堂即时发布小测验,检验教学效果,查漏补缺。

  图4:雨课堂开展即时测验

  3、使用“群接龙”“连麦”“选人答题”“随机点名”“投票”等方式(见图5),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积极性,保证出勤率与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图5:腾讯会议“选人答题”与雨课堂“随机点名”

  4、课间休息时引入趣味话题,通过雨课堂“弹幕”或QQ群聊(见图6),重现线下课堂课间五分钟的轻松氛围,维持课堂“人流量”,确保第二堂课无中途缺席现象。

  图6:课间休息“QQ聊天”截图和雨课堂“弹幕”情况

  5、通过录屏功能将腾讯会议线上直播录制成为视频,课后上传到超星平台供学生针对性强化学习(见图7),降低网络卡顿等原因对线上直播教学的影响,确保线上“不掉线”。

  图7:超星平台上传直播录屏

  (三)课后强化阶段

  1、随时发布最新税收政策与战略方针(见图8),确保学生知识储备的“活性”,保持固定教学时间以外的“云课堂”活跃度,并启发学生积极关注身边的税收新闻事件,将税收融入生活,提高专业敏感度。

  图8:QQ群即时发布最新税收政策与学生讨论情况

  2、学习通发布章节作业,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与理解。其中,计算题可以通过学习通线上发布和批阅,做到及时快速,避免提交作业和批阅作业之间的时间差带来的沟通低效;对论述题的评阅引入“生生互评”机制(见图9),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加深知识点的深度与广度。

  图9:线上作业即时批阅与“生生互评”情况

三、教学反思

  1、整体而言,学生在“云课堂”上更加活跃,愿意交流,乐于分享,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教室里却“不敢说”带来的沉闷局面(见图10)。

  图10:线上直播授课过程中学生实时讨论情况

  2、线上交流的方便促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以QQ、微信、学习通等方式与教师“私聊”提问(见图11),即时消除学生疑难点,避免出现知识点的“滚雪球”现象。此外,雨课堂中的“不懂”设置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见图12),让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反馈。

  图11:学生课后“私聊”提问与解答情况

  图12:雨课堂上学生针对性反馈“不懂”

  4、线上讨论题的设置“迫使”学生自主搜集各种资料(见图13),提高了学生的自学与解答问题的能力。

  图13:学习通“讨论”完成情况

四、教学难点与反思

  (一)如何规避“搭便车”与“科技作弊”问题

  受技术限制,线上教学时教师无法真实“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课堂提问与课后作业的解答,部分学生可能并没有认真思考,而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其他人的答案,这就加大了教师对有效学习情况展开“甄别”的难度。

  (二)如何长时间“勾”住学生的注意力

  网络时代下的网络教学,需要不断的变换新花样、注入新元素、引入新话题才能吸引同学们的持续关注,否则学生很容易被其他“弹窗”诱惑转移注意力,而教师却无法及时“看”到。

  (三)新手段在回归线下课堂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如何将线上教学的灵活、新鲜而有趣的“云课堂”高效地回归到传统的教室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换而言之,如何将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运用到常态化教学中,是新时期所有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编辑/舒佳珠    审核/姜莹  赵旻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