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之光”系列活动凸显出经济学院独特的院系风采,长期以来,经济学院秉承创新精神,在保证高质高量的基础上,坚持开办了一系列“经济之光”主题教育活动。对于全院学生,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比赛、教研活动以及研究生论坛等活动,三大课堂联动式教学,激发他们树立崇高理想的信念,着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强化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识。
学海才如百花翘 术略得逢竞风骚
栉风沐雨,学术节活动延续二十七载。在经济学院各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以经世济民院训作为思想指引,院学术节活动饱受学院全体学生亲睐,经济学院院学术节活动已然陪伴历届莘莘学子走过了二十七度春秋,比起校学术节二十五年的历史更多了两年传统。经济学院在以提升学生整体学术水平,锻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课后实践相融会贯通的能力为宗旨的前提下,二十七年来始终坚持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质量学术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院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各班级掀起积极承办校级学术节活动版块的浪潮,众多学生在校院学术节比赛中均有不俗表现,大大促进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全学院营造出良好的学术学习氛围。
深入调研,循环经济协会实践出真知。以“宣传和推广循环经济,务实地为提高大学生环保公益意识和科研课题研究水平而不断奋斗”为宗旨的经济学院循环经济协会是环保公益和学术研究综合社团,也是“经济之光”主题活动的忠实践行者。为响应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口号,为国内垃圾现状处理献计献策,循环经济协会的成员们就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璜源村、小桥村、礼步湖进行社会调研活动,以发放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与当地居民沟通、交流。在全体队员的热情投入,详细询问了解以及当地居民的友善积极配合下,最终调研圆满结束并获得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资料。此次调研过程中,协会成员采用经济调查分析、统计分析、文献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充分展现出本院学生的实践精神与科研水平。
双向互动,研究生论坛切实提升人才质量。为进一步助推学院内涵建设,增强学院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经济学院充分利用本学院丰裕的教学资源 优势,经济学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创建研究生学术论坛,并邀请高水平讲师主持召开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与学院研究生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研究生分别就学术信仰与精神,实物期权概念与应用,数学建模之博弈向论坛做了主旨演讲,在场学生针对演讲主题讲辩互动,各专业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精彩点评,给出了学术研究中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让在场学生受益匪浅。为促进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学院搭建特色交流平台——“多维互动工作站”有效的实现了师生互动。经过近年来的完善,以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基本运作思路的“多维互动工作站”如今已然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平台,孵化学生科研成果的重要场所。研究生在导师一对一的指导下在工作站里学习研究、在实习基地探索实践,紧跟经济学前沿理论,开阔思维、提炼想法,实验论证,并最终产出科研成果。经济学院通过创建研究生论坛,激发了更多研究生对于学术研究的热情以及参与各类课题申请及创新研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切实有效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引导研究生塑造创新品质,培养科学思维,并在促进人才培养上取得卓越成效,在2013年度毕业的硕士生中50%学生提前毕业,30%学生考入985、211学校深造。
勤悟科教之深奥 成就学术之人生
创新型学术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高质量教学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激发学生对于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为此,对于学院教师,学院狠抓师德师风教育,多次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同时注重教职工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的提升,致力于提升全院教职工各方面积极性,因而极大地推动了全院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在进一步推动学院建设,凸显本系教学风采的基础上,学院各教学系在助推学院各项工作发展方面取得骄人成绩。
助推教学,领导小组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为进一步推动学院全体教师的教学质量,经济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学院首先成立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学院党总支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全院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通知》和《“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以制度建设助推师德建设。学院围绕着“师德师风”主题开展了优秀教师课件评选、各系教学研讨会、教学技能竞赛以及金牌主讲教师评选等活动。并于2013年年末召开了“经济学院2013年教学研讨会暨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总结表彰会”,会上学院各教学系代表分别就本系教学情况进行发言推介,体现各系独具一格的教学方式,会上同时进行了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各参赛教师通过现场讲课和ppt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展现教学实力。在学院的全力推动下,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最终完美收官,国管系、分团委均荣获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
致力学术,经济学院科研收获颇丰。经济学院始终将科研放在重要地位,在科研激励制度及评优评先等方面,都对科研成果及其重视。为了激励全院教师科研上台阶出精品,学院曾于2012年度出台《经济学院科研激励制度》,以制度激励全院教师。杨飞虎教授多年来一直潜心学术,凭借自身不懈的钻研精神培养出他长远的战略眼光,他创立的宏观经济管理实验室项目获得了财政部的批准及188万元的项目资助金。目前,该实验室已经成为学院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实战基地,在促进师生互动、助力学生科研方面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杨教授在科研道路上颇有建树,他撰写的论文多次发表在著名刊物杂志上,论文《江西省公共投资效率研究》成为2011年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与此同时,国际经济系青年教师王宇锋博士荣获2012年度校级“青年教师科研五强”称号,杨飞虎教授、徐光伟副教授先后获得校级“科研十强”称号,为经济学院科研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创新平台,博士读书会营造学术氛围。经济学院博士读书会成立于2010年至今,至今已持续举行了4年时间,博士读书会双周举行一次。参与人员以经济学院博士老师为主,并吸引了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院、法学院以及现代经济管理学院等兄弟院所的年轻博士参加,同时吸引了学校的部分研究生来旁听,是一个跨院际的学术讨论会。该讨论会以报告工作论文以及前沿文献为主,讨论氛围热烈,对于增强学院的学术氛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也成为了学院乃至学校年轻博士老师交流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博士们能够互相探讨论文写作,分享自身宝贵经验,共同分析学术热点,就优秀论文的创新点、意义进行交流,各抒已见。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学习,弥补自身不足,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在经济学院全学院的不懈努力下,围绕着“经济之光”进行的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卓越成效,新华网、人民网、今视网、大江网等众多国内知名新闻网站先后对其进行了大篇幅的新闻报道,极大地提升了学院知名度,为全院师生凝聚力量,实现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战略目标奠定思想和精神基础,同时激发了全院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热情与信心,增强了学生树立理想、加强学习的决心,强化了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识,进一步扎实推进了全院师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创建和谐校园,实现科学发展,打造经院品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经济学院领导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学院先后获得2012-2013年度素质拓展特色工作奖、2013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以及2012年度“江西省师德师风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文/经济学院 编辑/孙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