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教育报》“两会特刊”专版、江西人大官方公众号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我校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教授针对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连续四年积极履职建言,并对下一步引导未成年人远离网络游戏提出相关建议。
“我已经连续4年关注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问题。过去一年,国家不断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未成年人筑起“防火墙”。”李秀香表示,未来在落实有关规定的同时,要通过“疏”的方法来引导未成年人远离网络游戏。
李秀香建议,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应担起相应责任,吸收本地民间艺人充实师资队伍,组建美术、体育、音乐等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引导青少年放下手机、走出家门、加入社团,健康快乐成长。
“一些留守儿童在感情上比较孤独,智能手机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在调研中,李秀香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手机沉迷问题日益严重。她建议乡村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增加学生在校开展文体活动的时间,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另外,还可以引入志愿者力量,通过“一对一”结对的形式,实现从物质到情感上的帮扶,帮助留守儿童远离网瘾的伤害。
据悉,作为人大代表,李秀香履职四年来,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积极走访学校,与家长、学生座谈,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法学专家、心理学家,听取专家们对该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2018年3月,她将“关于加强网络游戏监管为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建议提交到全国人代会上,得到有关部门的及时回复。
四年来,李秀香提出的“完善网络游戏管理法律体系和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国家防沉迷平台、加快推动网络游戏分级制度、增加人脸识别技术防沉迷、加强企业履行‘防沉迷’社会责任、加强社会共管共治”等建议均得到落实。(文/王艳丽 编辑/彭纪涛 审核/姜莹 赵旻 李大晖)
相关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3/07/content_606240.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