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切实履行教师职责,涌现出一批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师生赞誉的先进典型。现新闻网推出【师德师风先进典型】栏目,将第十届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选登(根据姓氏笔画排序),营造学习身边典型的浓厚氛围。
齐亚伟,中共党员,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导,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齐亚伟不仅注重师德修养,而且认真钻研业务,积极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实践育人等教学工作。她担任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负责人。指导本科生申请大创项目7项,指导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7项,指导的首届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并推免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连续3年荣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2013年,临危受命负责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任务。经过不断探索,构建了“数学+数智+财经”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经济计量”特色培养方向。2020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作为毕业典礼上接受献花的优秀教师代表。
齐亚伟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扎根教坛,既注重师德修养,又钻研业务,积极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实践育人等教学工作,不断探索满足社会需求、具有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集“数智+财经”为一体的数学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齐亚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为着力点,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如在《微积分》《代数与几何》的教学中,融入数学家、数学历史文化案例,既丰富了学生的数学历史文化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同时,齐亚伟同志注重数学知识在经济管理问题中的应用,将数学课程、计算机课程与经管类课程相关联,探索出一套“数智+财经”的数学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计量经济学》《数据分析软件应用》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科研成果带入课堂,将科研问题引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计量或统计模型进行科学研究,在提高课程高阶性的同时,运用中国案例进行计量或统计模型分析,解读中国经济实践,集教学育人与思政育人于一体。齐亚伟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的《代数与几何》《计量经济学》立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微积分II》荣获江西省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程二等奖。
作为信息管理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齐亚伟梳理、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及教学奖励制度,引导全体教师对学生进行持续的思想引领、专业教导与人生指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落实到课堂教学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做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达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相统一,并取得显著成效。
2021年,信息管理学院有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验收,并立项8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年,齐亚伟前后前往安硕信息、远光软件、江西慧谷、通慧科技、南昌大数据局、南昌市民营企业家协会等机构开展党建共建、实践教学活动,邀请安硕信息、远光软件的工程师为学生开展二阶段教学、专业实训活动,以共建实习基地、产教融合的方式践行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爱岗敬业,勇挑重担
课堂教学。长期从事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近五年,主讲《微积分》《计量经济学》《数据分析软件应用》《经济数学模型与仿真》等多门本科生课程,主讲《中级计量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数量研究方法》《经济管理预测方法》《DEA与SFA》等多门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年均工作量400课时以上。在本科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评教等级均为优秀。研究生专业课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研究生从实践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培养。指导的首届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并保送到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教学研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齐亚伟主持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1门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是国家资源共享课程《决策理论与方法》、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计量经济学》的主讲教师。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运筹学》的主要成员,并荣获校“青年教学五优”称号。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多元化知识获取方法为基础的学习产出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齐亚伟主持3项省级教改课题,发表教改论文3篇,作为第一参与人完成的教学成果获省级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作为第二参与人完成的教学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
实践育人。立足“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强化学生第二课堂建设,搭建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导本科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项,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齐亚伟连续4年荣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获数学建模国家三等奖,华创杯省级一等奖。
关爱学生,倾注真情
老师不仅身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齐亚伟认为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齐亚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力争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能够以最大的限度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无论多忙,齐亚伟都会通过电话、短信或电邮的方式给他们以安慰和引导。上课时,只要发现有学生情绪不正常,或学习主动性不高,齐亚伟总会及时跟他们沟通,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齐亚伟担任班主任期间,班上有一名贫困学生家庭突发状况,不仅生活雪上加霜更加困难,而且产生厌学情绪。齐亚伟不仅立即动员同学、朋友、社会爱心人士捐款,而且为这位同学找了一份兼职,经常跟他谈心、辅导功课,最终使得这份同学顺利毕业。
齐亚伟还经常利用周末或晚上的时间指导学生申报科研项目、参加学科竞赛,齐亚伟的真心得到学生的认可,每年都有二十余名学生选择她做毕业论文、科研项目的指导老师,她的办公室总是挤满学生,围绕在她身边讨论问题。齐亚伟同志也被遴选为2021年毕业典礼上接受献花的优秀教师代表。
教学管理,仍在路上
自博士毕业后的第二年起,齐亚伟就一直承担学院的公共事务,历任数学与经济分析系副主任、主任、学院副院长,临危受命负责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任务。齐亚伟立足财经院校理学发展特色,构建具有“扎实数学基础、深厚计算素养、系统经济计量技术”的数学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历经6年专业建设卓有成效。2016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专业审核性评估,2017年在省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2019年立项省级一流专业点,2020年立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将一个招生差(2012年无招生、2013年只有13人)、没有硕士点的专业建设成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专业。
任职副院长期间,组织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7门,获批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1个。为此信息管理学院获得2020年度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申报组织工作及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2002年远离家乡到南昌求学,2006年梦想成真考取到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博士毕业后留校。这里不仅是她求学的场所,工作的单位,更是培养她成长、成才的母校,也是今后要奋斗终生的大家庭。江财培养了她,她则以青春和赤诚回报母校。在10年的教学工作中,她一直兢兢业业,扎根教坛,每个学期都能做到无事不请假,深夜办公室的灯光和物业阿姨的关门催促声见证她以校为家的工作精神。齐亚伟,一个执着的教育追梦者。(编辑/彭纪涛 审核/姜莹 赵旻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