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日报》刊登统计学院教授、江西省经济预测与决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余达锦文章《在打造更高质量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同时被学习强国转载。
文中指出,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深入推进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其中包括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为新征程上推动江西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高质量的营商环境能充分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它不但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代表着产业良好发展的大环境,更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
文章从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软环境、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软环境、营造更加便捷的政务软环境、打造更高品质的城市基础设施硬环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以营商环境软实力培育经济发展强动力,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江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相关链接:
http://epaper.jxxw.com.cn/html/2022-02/11/content_5409_5702355.htm
(文/姜莹 审核/一审 王艳丽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
全文如下:
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深入推进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其中包括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为新征程上推动江西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高质量的营商环境能充分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它不但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代表着产业良好发展的大环境,更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江西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部署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强、影响力大且行之有效的改革政策,营商软环境和硬环境正逐步向高品质迈进。2021年,通过“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发现,江西在政务服务便利化、公共要素服务、创新政策等方面有较好表现,受到企业较高程度认可。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江西营商环境在发展理念、硬件配套、服务意识、管理细节、开放程度等方面仍存在差距,特别是一些制约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个别地方政府失信、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部分市场准入和民生领域开放力度不够、科创资源较少、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对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等。因此,江西要“软硬”兼施,在打造更高质量的营商软环境和硬环境上持续发力,以营商环境软实力培育经济发展强动力,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江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要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软环境。深入实施《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相关实施配套细则或行动方案,把优化营商环境放在突出位置,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坚持公平公正司法,为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府成为市场规则的“遵守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和市场主体的“守护者”,让各类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全心创新。加强监管力度,优化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同时,政府要信守承诺,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要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积极推进规则制度国际化、外商投资自由化、对外贸易便利化,努力实现江西营商环境的融合再造,让开放优势更加彰显。
要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软环境。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包括市场准入、平等获取要素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等环节。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依法平等适用国家和本省各类支持发展的政策。建立完善涉政府产权纠纷治理机制,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协调督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快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深度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用好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财税支持措施,促进更多领域的高水平开放与合作。
要营造更加便捷的政务软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走好简政放权之路,争当全国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省份。继续优化政务环境,打破数据壁垒,提高政务服务网办能力,扩大网办范围,推广高频事项“无人干预自动审批”模式,探索建立“窗口事务官”制度,推动政务“一站式办结”服务。全面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活动,在有条件的地区下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审核权。提高投资项目和申请类政府服务的审批速度,全面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加快建设“信用江西”,完善全省个人公共信息数据库,推进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发展第三方信用服务,实行联合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
要建设更加有效的招商软环境。明晰江西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精准招商,积极引进对江西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的补短板型、强基础型企业;充分发挥近年来成功引进的相关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吸引更多企业来赣投资兴业。鼓励企业入驻江西返税园区,在推动园区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减轻企业负担。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着力培养懂法、通商、明理、务实、高效的招商队伍。加强招商制度建设,打造规范有序、强劲有力的精准招商力量。聚焦企业所需所盼,优化服务,精准施策,为解决企业用工、用地、融资、贷款、项目申报等问题提供助力。
要打造更高品质的城市基础设施硬环境。继续完善城市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老基建,包括公路维护、机场维修、电路网升级、园林绿化等,着力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推动完善新基建,建设以VR、5G、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以智能交通、智慧能源为代表的融合基础设施,以及支撑科技研究、产品研发等具有公益属性的创新基础设施。推进现代网络交通体系建设,既要提高“大南昌都市圈”等内部交通网络密度,也要链接好全国交通网络体系,扩大各城市“1小时圈”的辐射范围,加速资源流动和人才流动。持续推进旧城改造,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维护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经济活力。
要创造更加良好的技术创新硬环境。加大对创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扶持力度,优化金融投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和外资准入门槛。同时,要优化人才环境,大力引进高端创业人才。加大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通过利益激励机制、知识产权分享机制、技术转移机制的建立,促进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的完善;通过发展和规范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创新主体间的技术流动。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积极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和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加快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市场化服务。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一方面,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产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不断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